万里来还去,能忘问启居。
休寻吊湘赋,早就过江书。
身健何妨晚,名高勿苦疏。
房湖风雨榻,独夜意何如。
万里来还去,能忘问启居。
休寻吊湘赋,早就过江书。
身健何妨晚,名高勿苦疏。
房湖风雨榻,独夜意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题名《寄孙正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询问的诗句。
“万里来还去,能忘问启居。”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远方,但内心仍旧挂念家乡,时常会想到亲朋好友的起居情况。这里的“问”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仅是一个询问,更是对远方亲人的深切牵挂。
“休寻吊湘赋,早就过江书。” 这两句诗人劝慰的是不要去追寻那些悲伤的历史(吊湘赋),而是要及时地跨过生活中的难关(过江)。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身健何妨晚,名高勿苦疏。” 这两句则是在说,身体健康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即使年岁渐长(身健何妨晚),而且名声在外也不必太过于解释(名高勿苦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待命运的从容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房湖风雨榻,独夜意何如。” 最后两句则是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的内心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和深远(房湖风雨榻),而这种孤独的夜晚,也许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思考(独夜意何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超然的情怀,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邃情感和豁达人生观。
养拙方去諠,深居绝人事。
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
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
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
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覈名理,开卷穷精义。
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昼漏沈沈倦琐闱,西垣东观阅芳菲。
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