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连蜀,千山水占吴。
地形分楚塞,舟路控闽隅。
西北京华远,东南王气无。
未为勾践入,先是子胥殂。
国破重泉恨,天迷兆庶呼。
黑烟宗庙废,红艳美人驱。
旧战储宫尽,新加太宰诛。
誓言江北死,羞面角东途。
假偾尸犹泊,教悬骨未枯。
堕钗残玉燕,穿墓得金凫。
苑树深行鹿,阊门迥噪乌。
夜阴生越绝,秋色遍姑苏。
群邑空遗迹,山川是废图。
六朝人已去,三国事应殊。
欲下金陵泣,还为建业吁。
伤心此时意,狂乞赖麻襦。
万里江连蜀,千山水占吴。
地形分楚塞,舟路控闽隅。
西北京华远,东南王气无。
未为勾践入,先是子胥殂。
国破重泉恨,天迷兆庶呼。
黑烟宗庙废,红艳美人驱。
旧战储宫尽,新加太宰诛。
誓言江北死,羞面角东途。
假偾尸犹泊,教悬骨未枯。
堕钗残玉燕,穿墓得金凫。
苑树深行鹿,阊门迥噪乌。
夜阴生越绝,秋色遍姑苏。
群邑空遗迹,山川是废图。
六朝人已去,三国事应殊。
欲下金陵泣,还为建业吁。
伤心此时意,狂乞赖麻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张祜三吴中怀古十六韵》,通过“万里江连蜀,千山水占吴”开篇,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色,引出对历史的追思。接下来的诗句“地形分楚塞,舟路控闽隅”,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西北京华远,东南王气无”,对比了西京与东南的景象,表达了对繁华与衰败的感慨。“未为勾践入,先是子胥殂”,引用历史人物勾践和伍子胥的故事,暗含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国破重泉恨,天迷兆庶呼”,直接点明了国家破败、人民哀怨的主题。“黑烟宗庙废,红艳美人驱”,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旧战储宫尽,新加太宰诛”,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誓言江北死,羞面角东途”,表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假偾尸犹泊,教悬骨未枯”,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堕钗残玉燕,穿墓得金凫”,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摧残。
“苑树深行鹿,阊门迥噪乌”,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人类社会的动荡。“夜阴生越绝,秋色遍姑苏”,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秋天的萧瑟,进一步渲染了怀古的氛围。“群邑空遗迹,山川是废图”,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过去的怀念。“六朝人已去,三国事应殊”,总结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欲下金陵泣,还为建业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哀悼与对未来的忧虑。“伤心此时意,狂乞赖麻襦”,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稳定的强烈向往。
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
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
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
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
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
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
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
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