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赋·其一》
《又赋·其一》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

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

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0)
注释
一病:生病。
忽:突然。
两月:两个月。
蓬头:形容头发散乱。
夏涉秋:从夏天到秋天。
形羸:身体瘦弱。
心自壮:内心坚强。
手弱:手无力。
笔仍遒:笔力仍然强劲。
昨夜:昨晚。
灯如喜:灯火带来喜悦。
今宵:今夜。
蝶莫愁:蝴蝶也不要忧虑。
问谁:询问何人。
驱五疟:驱赶五种疟疾。
五穷:贫困的五个困境。
谋:对抗,应对。
翻译
我突然病了两个月,从夏天进入了秋天。
身体瘦弱但内心依旧坚强,手虽无力但笔力依然强劲。
昨晚灯火仿佛带来了喜悦,今夜蝴蝶也不要再担忧。
询问谁能驱赶五种疟疾,我正与贫困的五个困境相抗衡。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通过对比病中体验与健康时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在疾病中的流逝,以及季节的更迭,从而反映出诗人因病所感受到的时光飞逝和身心的虚弱。

"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 诗人的身体虽然因为病痛而变得瘦弱,但他的心志依然坚定不移;尽管手臂无力,但握笔写作的动作依旧有力,这表明了诗人内在精神的力量。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 这两句通过对比昨晚和今夜的心情变化,传达了一种从烦恼到平静的心理过程。昔日忧虑,如同灯火般明亮,而今夜则如同蝶舞一般无忧。

"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最后两句诗人自问,谁能消除心中的烦恼和困扰?并表达了他正在筹划如何解救国家的危难,这里的“五疟”比喻国之深疾,“五穷”则指国家多方面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健康与病痛、强弱变化的描写,展现了文天祥在宋末动乱时期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形象,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责任。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兔角拄杖

少室传来兔角杖,千圣护持为顶相。

虎踞龙蟠势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

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

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际何茫茫。

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

解拈天下任横行,高振风规有何极。

(0)

乌龙和尚

空岩清夜坐,藓径积深雪。

瞑目思古人,彻曙落残月。

童敲石磬寒,猿挂枯枝折。

杳杳无限情,分明向谁说。

(0)

送通判刘国博

为星当贰职,权化不相饶。

白屋如多恨,清风何处消。

岸鸥窥列旆,天辟看升朝。

别有生灵意,寒枝未变条。

(0)

颂一百则·其三十四

团团珠绕玉珊珊,马载驴驼上铁船。

分付海山无事客,钓鳌时下一棬挛。

(0)

颂一百则·其九十四

一片虚凝绝谓情,天人从此见空生。

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0)

送僧

五色祥麟白月轮,乘时应不念离群。

松根石上未归日,谁看暮山飞断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