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扶直上倚朱栏,文境天开愈可观。
千里沧波云外涌,万家烟火镜中看。
独留古塔冲寒浪,移得丹霞染碧峦。
最爱征帆归去稳,乘槎如在斗牛端。
筇扶直上倚朱栏,文境天开愈可观。
千里沧波云外涌,万家烟火镜中看。
独留古塔冲寒浪,移得丹霞染碧峦。
最爱征帆归去稳,乘槎如在斗牛端。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淮河景色,诗人汪汇以清新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境巧妙融合。首句“筇扶直上倚朱栏”,以竹杖为引,登高望远,既显出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预示了即将展开的壮阔景象。接着,“文境天开愈可观”一句,点明了此处风景的非凡之处,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为这景致让路,愈发显得壮观。
“千里沧波云外涌,万家烟火镜中看。”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辽阔的水面与密集的人烟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的浩瀚,又突出了人类生活的热闹与繁盛。水面上的波澜与远处的云朵相映成趣,而近处的万家灯火则如同镜中的倒影,美不胜收。
“独留古塔冲寒浪,移得丹霞染碧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细节,古塔独立于波涛之中,既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而“丹霞染碧峦”则以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山峦在夕阳余晖下的美丽,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最爱征帆归去稳,乘槎如在斗牛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归航的船只在平稳中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而诗人的心灵似乎也随着这艘船,飘向了遥远的星空,与斗牛星系相连,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淮浦见之子,春风初策名。
颇讶谪仙人,有籍白玉京。
晚遇广文直,老交心愈倾。
同升芸香府,偶坐华发生。
斯人自龙性,意变难章程。
耆酒不疵吝,身如秋叶轻。
自言士处世,何必冰雪清。
交游满台省,毁誉半王城。
不肯效俯仰,畏高侮鳏茕。
常思老伊颍,紫蟹羞吴粳。
我辄抵掌和,音同磬随笙。
小人奉慈亲,皆尝小人羹。
寒衣妇补绽,学绩女娉婷。
日欲江海去,心期杨柳青。
众木构大厦,豫章倚孤撑。
如子足医国,可容移疾行。
丹书紫皇告,玉篆五岳形。
何必陶隐居,吞霞养纯精。
访道自素约,谐心期暮龄。
但恐牵俗缘,志大功不成。
息交屏妻子,此语不须惊。
《再次韵文潜病起》【宋·晁补之】淮浦见之子,春风初策名。颇讶谪仙人,有籍白玉京。晚遇广文直,老交心愈倾。同升芸香府,偶坐华发生。斯人自龙性,意变难章程。耆酒不疵吝,身如秋叶轻。自言士处世,何必冰雪清。交游满台省,毁誉半王城。不肯效俯仰,畏高侮鳏茕。常思老伊颍,紫蟹羞吴粳。我辄抵掌和,音同磬随笙。小人奉慈亲,皆尝小人羹。寒衣妇补绽,学绩女娉婷。日欲江海去,心期杨柳青。众木构大厦,豫章倚孤撑。如子足医国,可容移疾行。丹书紫皇告,玉篆五岳形。何必陶隐居,吞霞养纯精。访道自素约,谐心期暮龄。但恐牵俗缘,志大功不成。息交屏妻子,此语不须惊。
https://shici.929r.com/shici/BrfbG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