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狭路相逢,两手分付。
逴得便行,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狭路相逢,两手分付。
逴得便行,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意指世间万物看似繁多,但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根本,然而这个"一"又究竟在何处寻找?它暗示了佛教中关于宇宙本源和生命归宿的探讨。
"狭路相逢,两手分付",描绘了一种微妙的相遇情境,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偶然与必然,或是修行者在困境中的抉择,两手空空,却要面对现实的挑战。
"逴得便行,黄河三千年一度清",这里的"逴得"或许是指达到某种境地或领悟,"便行"则表示一旦达到,就能行动自如。而"黄河三千年一度清"则运用夸张手法,强调这种境界的难得和珍贵,暗示只有极少数人能抵达并保持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存在和修行的真谛。
山居不须华,山居不须大。
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
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
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
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
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
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
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
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
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
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
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
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
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
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
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
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
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
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
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
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
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
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
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戏示山中僧侣》【明·李流芳】山居不须华,山居不须大。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https://shici.929r.com/shici/eYr7N2ch.html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
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
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
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
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