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寻孔雀庵軿上人》
《秋日寻孔雀庵軿上人》全文
明 / 董应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林深不辨径,积叶翳寒泉。

屋角留残日,秋阶童独眠。

问师何所去,遥指隔江烟。

夕磬无人发,林中闻暮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únkǒngquèān軿píngshàngrén
míng / dǒngyìng

línshēnbiànjìnghánquán

jiǎoliúcánqiūjiētóngmián

wènshīsuǒyáozhǐjiāngyān

qìngrénlínzhōngwénchán

鉴赏

这首明代董应举的《秋日寻孔雀庵軿上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山林景象。首句“林深不辨径”展现了深林之中路径难觅的幽深,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隐秘。次句“积叶翳寒泉”进一步描绘落叶堆积,遮蔽了泉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第三句“屋角留残日”聚焦于夕阳余晖洒在屋角的细节,透露出时光流逝的痕迹,也暗示了诗人孤独的游踪。第四句“秋阶童独眠”则揭示了主角——一个孩童,在秋日台阶上独自入睡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温情和孤独感。

第五、六句“问师何所去,遥指隔江烟”,通过询问僧人孔雀庵軿上人的去向,引出对远方江面迷蒙烟雾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想象空间。最后一句“夕磬无人发,林中闻暮蝉”,以傍晚时分的磬声无人敲响,以及蝉鸣声在林中回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空寂的禅院生活,也寓含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探寻和对自我心境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林的景色,通过人物和场景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禅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情绪。

作者介绍

董应举
朝代:明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龙塘人。年轻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选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启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事,擢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 LU海屯务,政绩显著。
猜你喜欢

句:茶诗

白云峰下两枪新。

(0)

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

狂客走影暗悠悠,菡萏吹风五月秋。

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垂尾送行舟。

(0)

春词绝句五首·其三

都城春富百花披,长忆人归驻马时。

浅色御黄应好在,为谁还发去年枝。

(0)

赠徐碧鉴·其二

论命岂能修造化,相形那解脱头颅。

知君藻鉴真超绝,试问穷通改得无。

(0)

寄郭月篷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0)

圣果院访忠上人不值

管领东风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苔痕一径白云湿,花影半窗红日低。

欲见高僧聊尔耳,便乘馀兴去来兮。

葛藤有话无人共,付与隔林幽鸟啼。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