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汀洲烟雾轻,古堤疏柳隔江明。
渔歌唱到无人处,远雁微波相映声。
寒日汀洲烟雾轻,古堤疏柳隔江明。
渔歌唱到无人处,远雁微波相映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江边渡口的宁静画面。首句“寒日汀洲烟雾轻”,以“寒日”点明时间,暗示了清晨的凉意;“汀洲烟雾轻”则通过轻盈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次句“古堤疏柳隔江明”,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古老的河堤与稀疏的柳树,以及对岸的明亮景象,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第三句“渔歌唱到无人处”,巧妙地运用了“无人处”这一场景,使得渔歌的歌声显得更加悠扬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清晨的寂静与空旷。最后一句“远雁微波相映声”,将画面推向高潮,远处的大雁与微波轻轻相映,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和活力,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韵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江边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乐府新翻偏韵。
乍回眸、红潮微晕。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
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销却柔肠一寸。
怕催人、漏铜滴紧。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
万柳藏村,人家住、白鸥溪曲。
但编篱插槿,结茅为屋。
门外浅汀清似练,窗前抱膝人如玉。
雨才收、荡漾两三舟,冲波绿。堪对酒,陶潜菊。
宜啸咏,王猷竹。羡渔翁妇子,何荣何辱。
画阁朱门凋谢了,浮家泛宅随时足。
只一竿、明月不须钱,烹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