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转水田郁,人来竹径凉。
当池蒲正绿,隔岸柳偏长。
斗雀趋丛薄,啼莺近小堂。
比邻何雅意,新茗送余尝。
步转水田郁,人来竹径凉。
当池蒲正绿,隔岸柳偏长。
斗雀趋丛薄,啼莺近小堂。
比邻何雅意,新茗送余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郊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步至郊园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
首句“步转水田郁”,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水田间的情景,水田的茂盛与生机勃勃跃然纸上。“人来竹径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幽静,竹径不仅为行者提供了凉爽,也增添了诗境的雅致。
“当池蒲正绿,隔岸柳偏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池中蒲草正值翠绿,对岸柳树则显得更为修长,色彩鲜明,层次感强,展现了郊园的生机与和谐。
“斗雀趋丛薄,啼莺近小堂”描绘了生动活泼的鸟鸣场景,斗雀在密林中追逐嬉戏,啼莺则在小堂附近欢快歌唱,动静结合,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比邻何雅意,新茗送余尝”表达了对邻人的赞赏之情,以及对新茗的期待与品尝,体现了邻里间的友好与分享,深化了诗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郊园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绿阴不锁晴红路,斜阳乍催春晚。
玉甃回廊,金铺绕砌,栩栩任伊游遍。庭花暗颤。
有翠袖盈盈,扑来纵扇。
采得余香,又随飞絮度邻院。
罗浮底经小谪,问王孙碧草,尚留旧怨。
粉翅牵黄,绡衣曳紫,倦绣幽闺人懒。滕王画卷。
试认取前身,双飞犹惯。影入湘帘,梦魂凄欲断。
鴂后蝉前,早又过、清和时节。
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
玉树歌残檀板搁,金铃索断花幡撤。
负年年、一片惜芳情,痴憨绝。庭院静,炉香歇。
家山远,天涯客。把吟哦借此,销磨岁月。
诗好只留供鬼唱,韵奇偏要教侬叠。
遣闲愁、字句细商量,同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