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圃细雨余,荷锄情不恶。
山妻爱木绵,惭余种红药。
入圃细雨余,荷锄情不恶。
山妻爱木绵,惭余种红药。
这首明代诗人李玮的《入圃》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入圃细雨余”,写诗人趁着雨后湿润的土壤,踏入菜园劳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荷锄情不恶”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热爱和享受,即使在雨后湿漉漉的环境中,心情也并不恶劣。
后两句“山妻爱木绵,惭余种红药”,诗人提及了他的妻子对木棉的喜爱,而他自己则感到惭愧,因为相比于木棉的实用价值,他种植的红药似乎显得较为奢侈。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关怀以及对自己劳动选择的自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简朴生活和田园诗意的精神风貌。
鉴中之发蒲柳望秋衰,眼中之人风雨俱星散。
往者托体同青山,健者漂零不相见。
庾公楼上有诗人,平生落笔泻河汉。
置驿勤来索我诗,自说中郎识元叹。
我方冻坐酒官曹,为公然薪炙冰砚。
不解穷愁著一书,岂有文章名九县。
奴星结柳送文穷,退倚北窗睡松风。
太阿耿耿截归鸿,夜思龙泉号匣中。
斗柄垂天霜雨空,独雁叫群云万重。
何时握手香炉峰,下看寒泉濯卧龙。
子瞻堂堂,出于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子瞻之德,未变于初尔。
而名之曰元祐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