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鸡岩僧室》
《金鸡岩僧室》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远公青莲宇,百尺构云阙。

一径入松萝,山泉濯苔发。

石房弹玉琴,清响在林樾。

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

微吟白云篇,高兴了未辍。

未能悟声闻,安得离言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yánsēngshì
míng / lín鸿hóng

yuǎngōngqīngliánbǎichǐgòuyúnquē

jìngsōngluóshānquánzhuótái

shífángtánqínqīngxiǎngzàilínyuè

láicānghǎihánmèngràoshàngyuè

wēiyínbáiyúnpiāngāoxīnglewèichuò

wèinéngshēngwénānyánshu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金鸡岩僧室》描绘了一幅禅意浓厚的山中僧舍景象。首句“远公青莲宇”以东晋高僧慧远的典故,暗示僧室的清净与超凡,"百尺构云阙"则形容其高耸入云,仿佛仙家之境。接下来的“一径入松萝,山泉濯苔发”描绘了通往僧室的小径穿行于松树和潺潺山泉之间,环境清幽,泉水洗涤着苔藓,增添了宁静的气息。

“石房弹玉琴,清响在林樾”通过想象僧人在石屋中弹奏玉琴,琴音在林间回荡,营造出空灵而悠扬的意境。夜晚,“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僧人似乎沉浸在梦境中,感受到大海的寒意和月光下的波涛,心境深远。

最后两句“微吟白云篇,高兴了未辍”表达了僧人低声吟诵佛经或诗篇,内心的喜悦并未停止。然而,“未能悟声闻,安得离言说”又揭示出他虽沉浸于诗文,但仍未能完全超越言语,达到无言的领悟境界,体现了禅宗对“悟道”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室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寓含了深沉的禅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又与塾师福唐林用吁同赋

更深莫厌酒杯深,斗柄初回月值壬。

今夕荐幸已如愿,明朝算甲正从心。

焦头床底驱隅厉,婪尾灯前酹壁蟫。

却喜皋比闽海客,尚悬绛帐粤江浔。

(0)

罗浮

四百峰头紫翠连,琪花瑶草遍诸天。

铁桥雪霁寒梅瘦,石洞春明嫩柳眠。

仙去尚留双履在,鹤归赢得一书传。

侧身东望飞云顶,丹灶沙床梦亦牵。

(0)

黄山人元良见过叙涧步韵有作

垆头一见病怀苏,猿鹤相依谩唤呼。

转眼韶光容易老,三山清梦未尝无。

(0)

齐云山中别万伯武

宛陵佳客称瑰奇,早挟飞仙南海湄。

珠江穗石恣游览,下笔青天云雾披。

宝安狂生喜倾盖,邂逅相逢即相爱。

交欢宁复数平原,意气相将驱北海。

别来踪迹几经年,翘首东西路四千。

敬亭苍苍宛在目,相思两地隔风烟。

只今我作新安吏,宦邸过逢欢莫比。

高斋三月坐春风,门下横经愧豚子。

序入新秋爽气多,檐前佳色来松萝。

与君共作登高兴,白岳峰头闻浩歌。

白岳山中足幽趣,云窝每有仙人住。

餐霞跨鹤任逍遥,杖舄自来还自去。

人生富贵浮云尔,何用营营恋青紫。

栖霞一榻尽幽閒,与君且讲参同契。

(0)

长门怨二首·其一

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

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

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0)

文裔龙泉步知县秦志道韵

社延一脉五龙泉,飞汉神龙不及眠。

要作雨霖苏六合,此泉应占百泉先。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