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春信到梨花。丝丝弱柳栖雅。
谢娘小阁映窗纱。一片红霞。
开处流莺初唤,雨中薄雾犹遮。水晶枕畔一枝斜。
春在谁家。
十分春信到梨花。丝丝弱柳栖雅。
谢娘小阁映窗纱。一片红霞。
开处流莺初唤,雨中薄雾犹遮。水晶枕畔一枝斜。
春在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梨花与柳树的画卷。"十分春信到梨花",诗人以梨花盛开象征春意盎然,"十分"二字表达了春色的浓郁。"丝丝弱柳栖雅",柳树轻柔地依傍着,增添了雅致的气息。"谢娘小阁映窗纱",谢娘(古代女子的代称)闺阁中的美景透过窗纱若隐若现,更显朦胧之美。
接下来,"一片红霞"可能是比喻梨花如云霞般绚丽,"开处流莺初唤",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让鸟儿也开始欢快鸣叫。"雨中薄雾犹遮",则描绘了春雨绵绵中花朵含苞待放的娇羞姿态。最后,"水晶枕畔一枝斜",以晶莹的枕头为背景,突出了一枝梨花斜倚的画面,让人感到春意就在身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光的美好和生机,以及诗人对春景的深深喜爱之情。王士禛的这首《画堂春·咏折枝桃花》以折枝桃花为载体,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王郎手持白叠扇,过我草堂求作歌。
作歌鄙俚岂足道,巴唱吴歈争不多。
此扇骨格能抱节,配以楮生如玉雪。
卷舒自我付等閒,用舍繇人不须说。
冬则守寒归箧笥,夏则招凉解炎热。
君不见齐纨出入君怀袖,晚景可怜中道绝。
我歌此扇止于斯,莫羡团圆似秋月。
诸君诸君听我歌,昔人解此唯东坡。
一朝饱吃惠州饭,富贵一场春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