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
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
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这首诗描绘了对辽东地区局势的担忧,诗人通过"插汉窥关"暗示了边关的紧张情势,可能暗指敌方试图侵犯或窥探边塞。"辽阳当已失红罗"一句,表达了对辽阳重镇可能已经失守的忧虑,"红罗"可能象征着军事要地或战略物资的丧失。
接下来的两句,"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具体描述了地理情况,宁前是地名,可能是指明朝在辽东的防线,"直钞开原路"意味着直接通往开原的道路畅通无阻,但被"三岔一渡河"所阻隔,这可能是实指的河流障碍,也可能象征着防守上的薄弱环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辽左战事的关切和对防线安全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对边防问题的深入思考。
竹溪之水清且涟,竹溪之竹多如烟。
竹溪主人懒出仕,三十躬耕溪上田。
借问竹溪何所在,西望玉山东近海。
一都门户五千家,十代衣冠三百载。
城中有客过竹溪,尽说王家风景奇。
风景虽奇何足数,主人心事吾能知。
溪南溪北皆春水,岂但楼船往来此。
种竹不种杨柳枝,非畏旁人呼俗子。
古人沧浪歌濯缨,濯缨为怕尘埃生。
主人日日临溪水,要濯此心如镜明。
竹林虽曰主人主,常年亦听都氓取。
扫叶为薪笋疗饥,贫寒开口何曾沮。
君不见七贤六逸风流师,兰亭修褉夸文辞。
烦君从事汤盘刻,更读少陵桃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