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西湖土一丘,残阳荒草几经秋。
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埋骨西湖土一丘,残阳荒草几经秋。
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英孙的作品,名为《岳王墓》。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英雄遗迹的怀念。
“埋骨西湖土一丘”,这句话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让读者联想到历史人物的陵墓,尤其是宋代名将岳飞。岳飞被冤杀后,其忠诚与英勇的事迹更显得悲壮。这里,“西湖”指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附近的西湖,诗人通过这一实景点出了历史人物的不朽精神和尘世的无常。
“残阳荒草几经秋”,这一句描绘了一个萧瑟的秋日景象。“残阳”指的是日落后的余晖,而“荒草”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荒凉。诗人通过这种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陵墓被时光湮没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中原”通常指的是中国的心腹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这里用来象征整个国家。诗人表达了一种因为英雄人物的牺牲而导致国家分裂、视线断绝的情感。而“北客”则是指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他们在异乡他乡仍旧能够回忆起往昔的苦楚和对英雄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国家分裂、英雄陵墓被时光遗忘的深沉感慨。诗中充满了哀思与悲壮,是一篇集怀古与抒胸臆于一体的佳作。
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雕尽减悲风。
彩笺曾擘欺江总,绮阁尘清玉树空。
宝阁排云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
清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
素魄初圆恨翠娥,繁华浓艳竟如何。
南朝唯有长江水,依旧门前作逝波。
箫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
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空赋别离诗。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
惆怅金闺却归去,晓莺啼断绿杨枝。
一纸华笺洒碧云,馀香犹在墨犹新。
空添满目凄凉事,不见三山缥缈人。
斜月照衣今夜梦,落花啼鸟去年春。
红闺更有堪愁处,窗上虫丝几上尘。
惆怅佳期一梦中,武陵春色尽成空。
欲知离别偏堪恨,只为音尘两不通。
愁态上眉凝浅绿,泪痕侵脸落轻红。
双轮暂与王孙驻,明日西驰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