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台山和韵》
《五台山和韵》全文
宋 / 史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ishānyùn
sòng / shǐjiān

qúnfēngjìndàodiānluánqīngliángjìngjièkuān

shānyànménzhēnshèxiǎncángguóchángān

láijuéjiànchéngxiǎngyúnyuǎnshízuòtuán

huāluòjīngtáizhōngfànjiāshāxiāngǎicuìyúnpán

注释
群峰:众多山峰。
巅峦:山峰的顶端。
极目:放眼望去。
清凉:凉爽宁静。
境界:景象。
宽:广阔。
雁门:古代边关名,此处象征险要之地。
真:确实。
设险:设置险阻。
佛国:佛教圣地。
长安:古都,这里借指佛教文化中心。
雨来:雨滴落下。
绝涧:深而狭窄的山谷。
自成响:自然发出声响。
云渡:云彩飘过。
远溪:远处的溪流。
作团:聚集形成团状。
花落:花瓣飘落。
经台:诵经的佛塔。
钟梵:钟声与梵呗。
寂:寂静。
袈裟:僧人的长袍。
香霭:香气形成的云雾。
翠云:翠绿色的云雾。
蟠:盘旋。
翻译
群峰攀登直至巅峰,放眼望去清凉世界无比宽广。
山势进入雁门关真是险峻,这里仿佛是佛教圣地长安再现。
雨滴落在深涧中回荡出声音,云彩飘过远方溪流聚集成团。
花瓣飘落经文诵读的佛塔,钟声悠扬梵音寂静,僧袍上香气萦绕如翠绿云雾盘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开篇“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对于周遭群峰的眺望和对远方景色的感受,表现了一种宏大与辽阔的自然美。

接着“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地理特征,以及它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这里的“雁门”指的是五台山的一处著名景观,而“地藏佛国即长安”则表达了一种宗教信仰之中的理想与寄托。

第三句“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雨声和云的流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这也隐喻了佛法的深奥与无穷。

最后两句“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则描绘了一幅佛教仪式中的静谧画面,花瓣轻落于经台之上,钟声与梵音交织在一起,袈裟飘逸间弥漫着清幽的香气,这些都为诗人心中那片精神家园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史监
朝代:宋

(1434—1496)苏州府吴江人,字明古,号西村。于书无所不读,尤熟于史。论千载事,历历如见。对时事及时人言论,得于闻见者,勤于笔录。文章纪事有法。诗学魏晋。弘治、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有《西村集》。
猜你喜欢

古意·其十五

燕赵非我乡,衡霍久见隔。

升高望四野,但有狐狸迹。

莝彼豢龙刍,秣马将安适。

盛年亦须臾,前路转见逼。

还顾望灵台,芜草已盈尺。

灵台尚不存,憔悴敢自惜。

(0)

春游有感

茅亭三五隐湖东,避世寥寥北海同。

万马中原凋壮发,孤峰天外卧山翁。

江声夜夜流明月,柳色青青冷汉宫。

雨长石苔春渐老,伤心人在落花中。

(0)

惜花·其二

落花飞满衣,似有留人意。

何处无情风,依然吹落地。

(0)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

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

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0)

送汪陛交入都兼寄阮亭尚书

白发渔洋老,风流众所师。

好同天下士,去和济南诗。

霄汉县清梦,云山失旧期。

沧浪倘相问,道我泛涟漪。

(0)

次张耳黄元日韵

拂拂春风到鬓边,星星偏不让人先。

连朝客思浓于酒,十尺闲斋小似船。

是处名流吟节序,谁家老妪解诗篇。

劝君且袖祢衡刺,薄醉疏狂得少年。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