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峰鸾鹤去无踪,邂逅荒寻得故宫。
但觉风烟随意好,便惊尘土转头空。
提壶命驾幽期远,授简哦诗妙处同。
安得西山一丸药,共随箫鼓向云中。
前峰鸾鹤去无踪,邂逅荒寻得故宫。
但觉风烟随意好,便惊尘土转头空。
提壶命驾幽期远,授简哦诗妙处同。
安得西山一丸药,共随箫鼓向云中。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次知郡章丈游山之韵》。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人生的无常。
首联“前峰鸾鹤去无踪,邂逅荒寻得故宫。”以鸾鹤比喻友人的离去,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故宫”二字暗示了曾经繁华之地的荒凉,引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颔联“但觉风烟随意好,便惊尘土转头空。”描述了在游山过程中,作者对眼前景致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风烟缭绕,尘土飞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又稍纵即逝,让人不禁感慨世事如梦。
颈联“提壶命驾幽期远,授简哦诗妙处同。”则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游山的情景,提壶饮酒,驾车远行,共同吟诗作赋,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乐趣。这里的“幽期”既指隐秘的约定,也暗含了对心灵深处美好时刻的追寻。
尾联“安得西山一丸药,共随箫鼓向云中。”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渴望,希望能在仙境般的环境中,与友人一同欢歌笑语,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晋家石崇珠百石,百味珍羞方丈食。
可怜富贵难久长,却把高门锁空宅。
唐家郑虔空读书,家无僮仆出无车。
日籴太仓五升米,凄凄在世将何为。
看来爱杀东园老,栽种东园终日好。
眼前儿女笑团栾,间把长锄斸荒草。
春林笋长蕨抽芽,茄姜出市菜生花。
雕胡作羹芋作饭,荐新先得尝王瓜。
东园老人乐无极,生计寻常足衣食。
我生踯躅渐龙钟,抚卷长歌长太息。
凉烟压叶霜橙黄,团团桂树山风香。
曾记九华探秋色,清涧石戛声琅琅。
幽禽苦唤日欲落,竹雾冥濛暗云壑。
向晚苍山望转高,巉岩万丈青冥削。
崖屋深通一径斜,疏篱野菊寒初花。
山村稻获酒正熟,花间共醉忘归家。
此身自落风尘里,昔日故人今半死。
梦断好山十二年,魂迷归路三千里。
燕台摇落时悲秋,孤吟郁郁怀同游。
对床风雨渺何许,夜深虫语灯前愁。
宇宙方清宁,吏治尚端廉。
农使乐耕凿,民使适里阎。
大寮总其要,小吏毋苛纤。
纪纲不可弛,随时酌宽严。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讼惟善得情,操守时警砭。
勿恃才妄作,勿以媚自忺。
务令比户丰,膏泽远近沾。
朱轓与彤驺,万姓所具瞻。
臧否道有碑,防口难可钳。
不见广厦材,耸干从幽潜。
不见冲霄鹤,饮啄本静恬。
告诫示勉勖,保护兹庶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