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浮图顶,逡巡及寺门。
此行如有待,何地更无喧?
山背斜阳恶,泉侵落叶浑。
沉沉委台殿,多是赐金幡。
远见浮图顶,逡巡及寺门。
此行如有待,何地更无喧?
山背斜阳恶,泉侵落叶浑。
沉沉委台殿,多是赐金幡。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登觉山寺》描绘了作者登山寻幽的体验。首句“远见浮图顶”展现了寺庙高耸入云的景象,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目标的神圣。接着,“逡巡及寺门”描绘了诗人缓慢而谨慎地接近寺庙的过程,表现出对清静之地的向往。
“此行如有待”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此次登临的期待和虔诚,暗示着他对佛法或精神层面的追求。“何地更无喧”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尘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山背斜阳恶”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山势陡峭,光线阴暗的景象,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泉侵落叶浑”则通过落叶被泉水浸润的细节,渲染出一种秋意浓厚、自然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沉沉委台殿,多是赐金幡”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历史沉淀,暗示了这座寺庙可能曾受皇家恩赐,金幡(佛教法器)的出现增添了其宗教气息和历史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觉山寺的旅程,寓含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开门紫燕迎风语,似说春深遽如许。
巷南数步如江村,短蒲绿卷风漪痕。
岑楼窗启揖山翠,走上尘中出尘地。
花好须来树下看,酒香不惜炉头醉。
阿连为予成此游,人海招要得二鸥。
环环百雉拓原野,仰视天半云西流。
当筵颠倒造奇句,为君一吟消百忧。
零星旧事话前辈,乡里传闻多可爱。
鸾停鹄峙渺云霄,怜予饮啄寻丈内。
学道相期见肝膈,定心焉能逐烦碎。
留连徙倚怜余春,日月去人车转轮。
丁子香浓春百结,高枝折得赠何人。
临邛车骑翩翩至,束带怜渠难适意。
君不见江家亭子年复年,青山看老一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