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罗千丈拶窗排,玉树移从海底栽。
夜半偏能延月住,暑深长是挹凉来。
竹君似欠封侯骨,松老难当翰□□。
□□仁皇群玉宴,诸贤一叶拜金杯。
青罗千丈拶窗排,玉树移从海底栽。
夜半偏能延月住,暑深长是挹凉来。
竹君似欠封侯骨,松老难当翰□□。
□□仁皇群玉宴,诸贤一叶拜金杯。
□□
这首宋朝诗人陈宓的《西窗芭蕉》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青罗千丈拶窗排”,以比喻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子的繁茂和碧绿,仿佛一匹长长的绿色丝绸紧密排列在窗边。次句“玉树移从海底栽”,将芭蕉比作海底的玉树,暗示其来历非凡,增添了神秘与高贵的气息。
“夜半偏能延月住”描绘了芭蕉在夜晚能吸引住月光,暗示其清雅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而“暑深长是挹凉来”则写出芭蕉在炎热的夏季能带来清凉,体现了其实用价值和怡人的效果。
“竹君似欠封侯骨,松老难当翰□□”两句,将芭蕉与竹、松相提并论,赞美其坚韧不屈的品格,暗示其虽未得封侯之位,却有君子般的风范。此处的“□□”可能是漏字,但不影响诗意的理解。
最后,“□□仁皇群玉宴,诸贤一叶拜金杯”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仁皇(可能指皇帝)在群玉宴上,文人墨客以芭蕉叶为杯,敬酒赋诗,表达了对芭蕉的尊崇和对其文化象征意义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赞美了芭蕉的美、雅和品格,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高尚文化的向往。
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
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从拆手。
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风狂雨骤。
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韩香犹在襟袖。
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还念否。
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音书未有。
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