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陵逢洛阳邻舍》
《巴陵逢洛阳邻舍》全文
唐 / 耿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因君知北事,流浪已忘机。

客久多人识,年高众病归。

连云湖色远,度雪雁声稀。

又说家林尽,悽伤泪满衣。

(0)
翻译
因为你了解北方的事情,我漂泊已经忘记了机心。
在外时间长了,认识的人多,年纪大了,各种疾病都找上门。
湖水连着天边,远处的景色稀疏,只有偶尔传来的雁鸣声穿越雪花。
又听说家乡的树林都已凋零,这让我心中凄凉,泪水打湿了衣裳。
注释
因君:因为您。
知北事:了解北方的情况。
流浪:漂泊。
忘机:忘记世俗的心机。
客久:在外时间长。
多人识:认识很多人。
年高:年纪大。
众病归:各种疾病缠身。
连云:湖水与天相接。
湖色远:湖景遥远。
度雪:穿过雪花。
雁声稀:雁鸣声稀少。
家林尽:家乡的树林凋零。
悽伤:凄凉悲伤。
泪满衣:泪水打湿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开篇“因君知北事,流浪已忘机”表明通过他人的消息了解到北方的新闻,对于自己的流浪生涯已经不再挂怀,但心中对北方的牵挂仍然存在。

接下来,“客久多人识,年高众病归”则写出了游子长时间在外漂泊,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逐渐感到疲惫,想要回到故乡去。

“连云湖色远,度雪雁声稀”这一句通过描绘连云湖的景色和过雪地飞行的大雁之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又带有一丝孤寂的情感。这里的湖水山色是那么的遥远,而大雁的声音也是那么的稀少,都在强调诗人内心的凄清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又说家林尽,悽伤泪满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所带来的哀伤之情。家园的树木似乎已经看不到了,这种失落感让诗人的眼泪湿润了衣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游子对于故乡深切的思念,以及这种思念所带来的孤独与哀伤。

作者介绍

耿湋
朝代:唐   字:洪源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发营逢雨应诏

豫游欣胜地,皇泽乃先天。

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

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

稼穑良所重,方复悦丰年。

(0)

春尽日

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0)

送夏侯侍郎

元戎车右早飞声,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从军晓别龙骧幕,六骑先驱嘶近郭。

前路应留白玉台,行人辄美黄金络。

使君下马爱瀛洲,简贵将求物外游。

听讼不闻乌布帐,迎宾暂著紫绨裘。

公庭日夕罗山翠,功遂心闲无一事。

移书或问岛边人,立仗时呼铃下吏。

事业初传小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浮云飞鸟两相忘,他日依依城上楼。

(0)

河渎神·其三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0)

寓怀

诚足不顾得,妄矜徒有言。

语斯谅未尽,隐显何悠然。

洵彼都邑盛,眷惟车马喧。

自期尊客卿,非意干王孙。

衔知有贞爵,处实非厚颜。

苟无海岱气,奚取壶浆恩。

唯丝南山杨,适我松菊香。

鹏鹍诚未忆,谁谓凌风翔。

(0)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