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

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0)
翻译
远公的遗迹还在东林寺,过去的盛事只能让人苦涩地吟咏。
古老的杉桧围绕着神圣的灵塔,烟霞笼罩的影堂显得深邃而寂静。
清风轻轻吹过,催动香炉中的香烟,落石间幽深的泉水与钟磬声交织。
那十八位贤人如今杳无音信,莲池中千年月色如沉寂般深沉。
注释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
遗迹:遗留的痕迹或遗址。
东林:指东林寺,位于江西庐山。
往事:过去的事情。
苦吟:深切地、痛苦地吟诵。
杉桧:两种常绿乔木,象征古老和庄重。
灵塔:供奉佛骨或其他圣物的塔。
烟霞:云雾和日光,形容景色优美。
影堂:僧人的纪念堂或休息处。
香印:点燃的香料,用于宗教仪式。
磬音:寺庙中敲击磬的声音,象征宁静。
贤人:指有德行或智慧的人,此处可能指慧远的弟子。
消息断:联系中断,不知去向。
莲池:佛教中象征清净之地。
月沈沈:形容月色深沉,寂静无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佛寺的幽静景象,充满了对古人遗迹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回味。"远公遗迹在东林"一句,既表达了对远古高僧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的尊敬,也为整首诗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往事名存动苦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追忆与感慨,似乎在通过吟咏古人的故事来缓解心中的哀伤。

接下来的两句"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佛教建筑相融合的画面。杉树和桧树长久以来守护着那座古老的灵塔,而烟霞缭绕之中,佛寺的影子被深深地锁在了山谷之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中的"入帘"可能指的是风穿过窗棂,带来了佛堂内的香气,而"落石幽泉杂磬音"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山谷之声,其中磬石被水流冲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中的"十八贤人"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历史人物或高僧,而"消息断"则意味着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已经中断。"莲池"通常象征清净之地,而"千载月沈沈"则描绘了一种跨越千年的静谧与深远,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它不仅是一次美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寄寓。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离升州作

相看不忍发,惨澹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0)

送陈景初金陵持服举族贫病烦君药石之功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0)

雨未止正臣欲行以诗留之

纷纷应接使人愁,与子从容喜问酬。

他日故将泥自庇,今朝欲以雨相留。

(0)

金陵郡斋

谈经投老拚悠悠,为吏文书了即休。

深炷炉烟闭斋閤,卧听檐雨泻高秋。

(0)

金山三首·其一

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0)

经局感言

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

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