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
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
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此诗描绘了一处佛寺的幽静景象,充满了对古人遗迹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回味。"远公遗迹在东林"一句,既表达了对远古高僧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的尊敬,也为整首诗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往事名存动苦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追忆与感慨,似乎在通过吟咏古人的故事来缓解心中的哀伤。
接下来的两句"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佛教建筑相融合的画面。杉树和桧树长久以来守护着那座古老的灵塔,而烟霞缭绕之中,佛寺的影子被深深地锁在了山谷之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中的"入帘"可能指的是风穿过窗棂,带来了佛堂内的香气,而"落石幽泉杂磬音"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山谷之声,其中磬石被水流冲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中的"十八贤人"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历史人物或高僧,而"消息断"则意味着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已经中断。"莲池"通常象征清净之地,而"千载月沈沈"则描绘了一种跨越千年的静谧与深远,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它不仅是一次美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寄寓。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谈经投老拚悠悠,为吏文书了即休。
深炷炉烟闭斋閤,卧听檐雨泻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