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美人》
《踏莎美人》全文
清 / 顾贞观   形式: 词

湿翠群山,柔丝几树,当年倾国曾来处。

前溪溪畔是谁招,觅个藕花丛里、暂停桡。

烟霭横空,露华如雨,催归却讶舟人语。

西南风紧上轻潮,待得月明同倚、水仙桥。

(0)
鉴赏

这首《踏莎美人》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自然之韵以及人物情感的交融。

“湿翠群山,柔丝几树”,开篇即以“湿翠”形容群山的青绿,仿佛被雨水滋润,生机勃勃;“柔丝几树”则描绘了几株柔韧的树木,与群山相映成趣。这两句通过色彩和质感的对比,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当年倾国曾来处”,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暗示着这片山水曾经是倾国倾城之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前溪溪畔是谁招,觅个藕花丛里、暂停桡”,词人将目光聚焦于溪边,想象着有人在藕花丛中招手,停下了划船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悠闲与雅致,也暗示了某种情感的交流或期待。

“烟霭横空,露华如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湿润,烟雾缭绕,露珠如雨滴般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催归却讶舟人语,西南风紧上轻潮”,词人似乎听到了舟人的对话,感受到西南方向的风势渐紧,轻潮涌动。这一转折,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情境的变化,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最后,“待得月明同倚、水仙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刻的期待,希望能在月光下与心爱之人共倚水仙桥,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追求,也寄托了对和谐、美好的生活向往。

整体而言,《踏莎美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词人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顾贞观

顾贞观
朝代:清   字:远平   号:梁汾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637-1714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你喜欢

题西林寺

觌面江干千尺像,一州胜处说西林。

雪涛欲验青衣涨,步转云堂向后寻。

(0)

海棠

深院无人春日长,游蜂来往燕飞忙。

海棠娇甚成羞涩,凭仗东风催晓妆。

(0)

游王母冈

冈空云散净如银,石磴层层接九宸。

翠竹影摇湘浦夜,碧桃香蔼武陵春。

但看此日烧丹灶,不见当年驾鹤人。

游遍瑶池归去晚,一声长啸月华新。

(0)

送钱生

天下学校废,师生无所依。

子来满橐书,璨璨璧与玑。

一字未得读,叩门忽言归。

怜子甚有志,事时与子违。

吾无一亩宫,留子为发挥。

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0)

地动

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

今者无端越疆畔,阴气焰焰侵于阳。

阳收刚明避其势,阴负捷胜尤倡佯。

地乘是气亢于下,震荡裂坼乖其常。

齐秦晋代及荆楚,千百其堵崩连墙。

隆丘桀屋不自定,翩若猛吹摇旌幢。

生民汹汹避无所,如寄厥命于湖江。

有声四出嘻可怕,谁击万鼓何雷硠?

阴为气静乃如此,天意昧密宁能详。

或云蛮夷尚侵轶,己事岂必垂灾祥。

意者邪臣有专恣,气象翕翕难为当。

据经若此非臆决,皎如秋日浮清霜。

祖宗威灵陛下圣,安得直语闻明堂。

朝廷肃穆法度治,岂用懔懔忧胡羌?

(0)

垓下

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馀力尔徒矜。

泫然垓下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增。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