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江绝句》
《过江绝句》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玉勒金台逐去尘,十年多少渡江民。

中流试扣金山老,曾有深衣过鲁人。

(0)
翻译
驾驭着镶玉的马车,远离尘嚣,十年间有多少百姓渡过了长江。
在江中,我试着敲击金山寺的老僧,他曾有穿着深衣的儒者来访过鲁地之人。
注释
玉勒:装饰有玉石的马勒,指华丽的马车。
金台: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以金山得名。
逐去尘:远离尘世的喧嚣。
渡江民:渡过长江的百姓。
中流:江中心。
金山老:金山寺的老僧。
深衣:古代儒生的长袍,象征学问和修养。
鲁人:鲁地的人,这里可能指有学问的读书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王奕的作品,名为《过江绝句》。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悲凉情怀的七言绝句。

“玉勒金台逐去尘”,这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描绘出诗人心中的意象与现实世界的落差。玉勒、金台,这些华丽的词汇本应是权贵奢侈生活的象征,但现在却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显得那么不再耀眼,透露出一丝凄凉。

“十年多少渡江民”,这里的数字“十年”可能是个泛指,代表了长久的岁月。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而“渡江民”则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也承受着时代的苦难。

“中流试扣金山老”,这一句中的“中流”指的是诗人自己处于人生旅途的某个阶段,可能是指年纪已高或心灵上达到了某种境界。“试扣金山老”则是在对历史和先贤的追求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这里的“金山老”有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金山,即五台山,也可能是比喻,代表着高洁、不染尘俗的境界。

“曾有深衣过鲁人”,这一句则是在回忆往事。诗人提到自己曾穿着深衣(意指隐居或行侠)经历了世间的艰难险阻,尤其是与“鲁人”相遇,这里可能暗示着对古代圣贤孔子的尊崇,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个人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腊月十八日与冯雪湖潘南山会宿山亭次韵联句·其二

菊枕藤床午梦清,起来江上晚潮平。

酒杯到我偏无分,丘壑于今胜有情。

稚子篱根迷旧竹,木奴霜后压香橙。

剡川一曲春长满,合与知章老四明。

(0)

山亭新构柬雪湖

小结茆亭傍涧阿,两峰前后郁嵯峨。

看山恰彀支颐卧,问字何妨载酒过。

甃石路回青嶂合,钩帘窗度白云多。

登临不爽清秋约,预遣家僮扫薜萝。

(0)

佩之约会牛屯山庄雨不克赴辱诗见贶依韵答之

夜床欹枕到天明,客闷重随旧雨生。

鸡黍真惭千里约,松楸未慰十年情。

山中云满孤持赠,海上鸥閒迟结盟。

明日携琴候萝径,已占钟鼓报新晴。

(0)

苏司训考妣双挽

荣荣堂北萱,零落秋霜蚤。

依依爱日心,但愿椿不老。

养志夙所欣,儒官讵云小。

东平来讣音,别驾殒中道。

椿庭回首空,此恨终天抱。

风木号慈乌,哑哑彻昏晓。

(0)

元宵次镇西府题二绝句·其二

填城箫鼓纵奇观,客邸行沽亦尽欢。

试听连天喧爆竹,投荒更破一春寒。

(0)

星星峡道中

长道乱沙平似掌,远天残月细如眉。

西风吹渡星星峡,坦卧毡车睡不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