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铁柱殿·其一》
《铁柱殿·其一》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铁柱空劳造昔年,巍峨宫阙削寒烟。

异香散尽秋风冷,辜负深藏廿四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铁柱殿,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

首句“铁柱空劳造昔年”,点明了铁柱殿的建造年代久远,铁柱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里的“空劳”二字,暗示了尽管铁柱在当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但如今却显得有些徒劳无功,因为时间已经过去,铁柱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也逐渐淡漠。

第二句“巍峨宫阙削寒烟”,描述了铁柱殿的外观,宫殿高耸入云,显得庄严肃穆。然而,“削寒烟”这一细节,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宫殿以动态感,仿佛它正在与寒冷的烟雾进行某种较量,暗示着宫殿虽巍峨壮观,但在时间的长河中,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

第三句“异香散尽秋风冷”,进一步渲染了铁柱殿周围的环境氛围。秋天的凉风中,曾经飘散的奇异香气已经消散,只剩下一片清冷。这里通过“异香散尽”与“秋风冷”形成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铁柱殿内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一片寂静与冷清。

最后一句“辜负深藏廿四仙”,将话题引向了铁柱殿内的神仙传说。据说铁柱殿内深藏着二十四位仙人,他们曾在此修炼或居住。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传说中的仙人似乎也未能逃脱时间的遗忘,他们的存在如今只能被看作是美好的想象,无法再为现实世界带来任何影响。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逐渐淡薄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铁柱殿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山峡图

大江水落岷峨西,三峡上与浮云齐。

飞湍奔腾下绝险,怒与石斗如奔霓。

君不闻滟滪如象,瞿塘莫上。滟滪如马,瞿塘莫下。

黄牛剑石真龙阿,巫峡之口双盘涡。

蜀山五月消尽太古雪,倒泻银汉翻秋波。

江声出峡经险窄,险似龙门砥柱当黄河。

西川贾客何危哉,楼船万斛天上来。

船家放船一失手,桅折柁裂为之摧。

此时命不自保,嗟彼吴盐蜀锦那得利吾财。

利亦不足美,名亦不足言。

伍员终赐镯镂剑,江上鸱夷空复怜。

李斯卒弃咸阳市,上蔡黄犬不得牵。

古来名利总如此,岂特瞿塘下峡船。

(0)

海棠白头翁鸟图

驷马桥边忆旧游,海棠红湿雨初收。

春禽似识文园令,也向花前叹白头。

(0)

题菊堂

菊堂诗债已年馀,孟德重催始就书。

欲寄渊明篱下句,未寻安道雪中居。

清香独傲秋霜老,栋宇犹涵夜月虚。

甲子千年谁解得,为题君卷倍踌躇。

(0)

十月十六夜严陵城下玩月

谁送冰盘上九天,清光不减夜来圆。

云连远岫横天外,山拥孤城枕水边。

重镇已空前日梦,棹歌犹认去年船。

半生未了沧洲愿,安得垂纶继昔贤。

(0)

赠别鲍尚絅赴人才选

五月炎天金石流,故人何事买行舟。

兴亡莫问乌衣巷,啸咏应过白鹭洲。

几载焚膏传世学,一朝束带应时求。

欲知别后相思处,月上梅梢夜夜楼。

(0)

次韵高尚朴初归草堂

乱定吾犹在,庭花草自荣。

忧时双鬓白,去国一身轻。

墟落人烟少,关河野燹明。

田园半芜没,无力倩人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