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生佛国,何似集王家。
竹削四蹄稳,棱分两目斜。
沈疑山落影,喷亦雪飘花。
会向尧阶舞,时清不触邪。
纵然生佛国,何似集王家。
竹削四蹄稳,棱分两目斜。
沈疑山落影,喷亦雪飘花。
会向尧阶舞,时清不触邪。
这首诗描绘了浴象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与想象。诗人以“纵然生佛国,何似集王家”开篇,将浴象的壮观景象与佛国的宁静美好进行对比,突出了王家浴象的独特魅力。接着,“竹削四蹄稳,棱分两目斜”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象的形态,既展现了象的威严与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
“沈疑山落影,喷亦雪飘花”则进一步渲染了浴象时的氛围,山影在水中倒映,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而象的喷水,如同雪花般飘洒,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最后,“会向尧阶舞,时清不触邪”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以及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和谐地生活,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浴象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时代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生縠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
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
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
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
整飞驭,成得得。
寻前约、宽忆忆。
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
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
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惨淡轻阴,都养就、朱朱白白。
最好是、梨花带雨,海棠映日。
暖雾烘成芳草色,娇风分与垂杨力。
听红边、翠杪啭清圆,曾相识。
春绪乱,还如织。
春梦断,还堪觅。
看青梅下有,游人啧啧。
爱酒正香须满泛,怜花太嫩休轻摘。
把领巾、收聚众香浓,凭风立。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
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
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
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
船篷重,拖不起。
蓑衣湿,森如洗。
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
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
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