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光是幻,难道照非缘。
灭尽归何处,将残续有权。
分能千百影,聚亦往来烟。
此际原无著,聊凭膏火传。
已知光是幻,难道照非缘。
灭尽归何处,将残续有权。
分能千百影,聚亦往来烟。
此际原无著,聊凭膏火传。
这首诗以禅室中的灯火为喻,探讨了虚实、因果、存在与消逝之间的深刻哲理。首句“已知光是幻”点出灯火虽明亮,却并非实体,而是虚幻的存在,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虚幻性的一面。接着,“难道照非缘”则提出疑问,既然光的存在非出于偶然,那么它照亮世界的过程是否也蕴含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或因果关系?“灭尽归何处,将残续有权”两句进一步探讨了事物消亡后的去向和未来可能的延续,引人深思。
“分能千百影,聚亦往来烟”描绘了灯火在不同状态下的景象,无论是分散时形成的众多光影,还是聚集时形成的烟雾,都形象地展现了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此际原无著,聊凭膏火传”则表达了对当下瞬间的无常和短暂的理解,同时强调了通过灯火这一媒介,可以传递温暖和光明,象征着即使在短暂与无常中,也有着连接与传承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时间与永恒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以及在面对无常与变幻时寻求稳定与连结的渴望。
天阶寻玉华,风急云叆叇。
欻忽堕坎窞,踯躅鱼龙背。
万石纵复横,意如敌所忾。
颓然或自放,偃蹇亦无配。
勉强锡嘉名,意到形斯在。
古云结不流,溪声高处碎。
一灯梦相扶,声光全愦愦。
冥行更数武,跛踦不可耐。
长揖谢游人,微衷多感慨。
安得烦五丁,龙雷启其昧。
划然天地开,尔我咸无碍。
朝暾照八埏,阳和满一概。
夕月映花酣,长风吹大块。
松栝白石间,筱箬苍岩内。
杳杳与冥冥,有余于进退。
乃知五岳心,不肯自晻暧。
悲哉阴翳儿,偏欲求其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