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气魄小终南,行者何年住此庵。
黄云道人飞两脚,也到白龙天际岩。
龙山气魄小终南,行者何年住此庵。
黄云道人飞两脚,也到白龙天际岩。
这首诗描绘了龙山的雄伟景色以及行者的踪迹。诗人陈献章以终南山为参照,指出龙山虽然规模较小,但其气势不凡。他想象中有个名叫黄云道人的修行者,轻盈地飞越山岭,抵达了白龙天际的岩壁。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诗人展现了龙山的险峻与神秘,同时也寓含了对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动态感,体现了明朝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感和哲思。
天鸡叫海日,晴翠浓诸峰。
丹崖媚朝雾,了了青芙蓉。
寻溪背初旭,入谷闻惊风。
半岭生飞烟,忽没岩边松。
仰睇辨莲宇,稍见僧楼红。
流云布群壑,清梵生虚空。
石径去不极,前路谁能穷。
钩索得悬解,妙寄饶归宗。
跏趺憩莲社,叹息怀支公。
大江曲,山树秋,天寒日暮,野鸟啁啾,中流激荡风浏浏。
北兼汉沔,东下扬州,沧波浩瀚谁能收?
江上何所有,芙蓉北渚,葭菼中洲。
江中何所有,鲸鱼鼓浪,天吴嬉游。
娥媚雪消春水涨,瞿唐巴峡猿啼幽。
奔涛瞬息千里泻,雷霆惮赫日月愁。
思欲一济无方舟,美人旌旆云外浮。
乍去乍来不我求,青鸟欲语意夷犹。
天路险阻怀灵修,白日西驰不我留,长歌徙倚增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