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洲亭咏菊》
《瀛洲亭咏菊》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古风

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

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

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

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

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

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

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霜降之后,依然傲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首句“昨夜生微凉,晓霜落庭树”点明了季节与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何来三径花,饱吸秋光吐”,以疑问引出菊花的出现,仿佛是秋光的馈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紫蒂缀明霞,黄英濯华露”两句,运用色彩对比和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与色泽,紫红的花蒂如同点缀在云霞中的宝石,黄色的花瓣则像是洗过露水般明亮。接下来,“遍篱玉屑围,匝地金钱布”进一步渲染了菊花的密集与繁盛,犹如雪白的玉屑围绕着篱笆,金黄的花朵铺满了大地。

“幽芳蝶不知,香浅风能度”两句,通过蝴蝶对香气的无知,反衬出菊花香气的淡雅与悠远,即使在微风中也能飘散开来。最后,“贞心向日怜,傲骨冲寒怒”表达了菊花对阳光的向往与对寒冷的不屑,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

“绝类香闺人,肌冷衣裳素”将菊花比作深闺中的女子,以其清冷的气质和素雅的装扮,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羞逐东墙过,宁教青女妒”则通过比喻,强调了菊花的独特与高洁,不愿随波逐流,宁愿承受外界的嫉妒。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结尾“愿结岁寒盟,孤芳期不坠”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期待其品质能在时间的考验下永不褪色的愿望。而“所嗟桃李姿,徒与春华嫭”则以桃李的短暂与浮华,反衬出菊花长久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美质,深化了主题。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倦客

貂裘敝尽饮瓢空,身滞平台倦客中。

濩落本依庄栎社,飘飖误闭陇鹦笼。

心缘远别长依旆,发近穷年已付蓬。

素愿禄储过六百,云罗天外有冥鸿。

(0)

冒雪马上作

大雪浃天畿,晨骖望禁扉。

二仪连皓气,万物共清辉。

楼迥标银阙,台寒压粉围。

瑞花真有意,偏著入朝衣。

(0)

墨梅寄因上人·其一

寒枝香在天外,疏花影流水中。

梨云夜深清梦,草玄笔底春风。

(0)

满江红·其九送吴叔永尚书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

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

暇日扁舟清霅上,倦时一枕薰风里。

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南浦路,东溪水。

离索恨,飘零意。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

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

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

(0)

春雪

一雪满天地,三春景更妍。

鹤梳琼羽落,蝶舞粉衣翩。

嫩柳飘新絮,残梅补落钿。

东风初解冻,洗手破轻烟。

(0)

谒金门.春晚

风乍扇。帘外落红千片。飞尽落花春不管。

斗忙莺与燕。往事上心撩乱。睡起日高犹倦。

料得伊家情眷眷。近来长梦见。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