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
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
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
勿顾林亭晚,方欢云雾披。
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
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
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
勿顾林亭晚,方欢云雾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媚春日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两句“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作者设定了一个优雅的场景:在细雨如丝的晦日中,人们在高台之上举行宴会,俯瞰着下方的阳光照耀下的水池,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彰显了人文之华。
接下来的“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则是对春天气息的细腻描摹。湿润的雨水让梅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而微风中似乎也带着柳絮轻拂过,色彩随之移动,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日的生动,也传达了一种淡雅的情愫。
“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一句,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忧虑。细小的尘埃附着在扇子上轻轻落下,而远处的流水声似乎透过琴弦传来,带有一种危险的氛围,这里可能隐含了对时局的担忧或个人情感的低沉。
最后两句“勿顾林亭晚,方欢云雾披”,则是对时间流逝与现实逃避的一种表达。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去关注那遥远的林中亭阁在黄昏时分的寂寞,而是要珍惜眼前的欢乐,让心灵在云雾缭绕中找到一片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博山香雾冷,新雨过、怯单衣。
正飞絮濛濛,平芜杳杳,家在天涯。
春难住、人易老,又等闲过了踏青时。
枝上红稀绿暗,杜鹃刚向人啼。
依依。
谩叹歌生弹铗,尘满弦徽。
想北山猿鹤,南溪鸥鹭,怪我归迟。
青云事、今已晚,倚小窗、谁与话襟期。
对酒有愁可解,擘笺无怨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