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
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
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
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
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
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
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
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
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剡的作品,名为《疏影》。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瑶尊蘸翠”一句,以瑶尊(一种古代玉器)比喻高洁的亭台,蘸翠则是用来形容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两词生动地勾勒出了送别时的环境。
“短长亭送别”表现了送别的情景,而“风恋晴袂”则描绘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风似乎也恋着那送别之人的衣袖不愿离去。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中,“腊树”指的是冬天的枯木,它们在严寒中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和寂寞。
“能消几日羁思”表明诗人希望借助这番景致来缓解内心的思念之苦。这里的“羁思”指的是因为离别而生的忧愁。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则是说冬天的霜花(即雪花)覆盖着阳关的柳树,而诗中的“悄莫系”暗示了诗人对行人的叮咛和担忧。
接下来的“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中,诗人以梅花自喻,用一笑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寓意。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仿佛仙境的情景,其中“人物仙蓬”指的是在仙境中的仙人,“妙韵”则是仙乐的美好旋律。诗中还提到瑞鸟(瑞鸾)收敛迅速的翅膀,表达了一种急促离去的氛围。
“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再次叮咛,让他将美好的祝愿转告给远方的友人,“芙蓉”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最后,“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朋友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离别之痛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友谊深厚的情感。
少年轻薄不思家,雕阑闲煞芙蓉花。
花开花复落,对花发深嗟。
抱琴欲弹琴弦绝,当机丝乱不得结,别时春风今飞雪。
天涯到处多歌台,东停西泊无人催。
催君兮君不应,但望江上双鲤传书来。
书来君不来,泪痕相问斑如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