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荣守岑象求岩起太博清富楼》
《寄题荣守岑象求岩起太博清富楼》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南荣太守传诗邮,诗题清富城西楼。

楼中风物略已尽,行欲摸咏难为酬。

怜公谪官不累意,如与万象同优游。

偏州随分与山水,好景散漫无人收。

昔人知宴不知赏,俗气未断烟云羞。

凌灵把酒独长啸,岁久此地才风流。

公帆南国走欲遍,耸秀浩荡皆穷搜。

归来耳目殊未厌,尚恐胜概遗遐幽。

九疑岩洞识元叟,三湘泉石逢柳侯。

名贤到处适所寓,非事笔砚搜林丘。

五年留梓恣登览,百刹照水江环州。

得公新篇似相约,正上兜率吟清秋。

尘中嗜好屑可鄙,恨不径往追公游。

他时三老期一笑,爱闲岂是平生谋。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名为《寄题荣守岑象求岩起太博清富楼》。冯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荣太守岑象求在清富城西楼的风物与心境,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中首先提到岑象求通过诗邮传递了对清富楼的赞美,点明了地点和主题。接着,诗人描述了楼中风物的变迁,表达了对岑象求谪官生活中的乐观态度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诗中提到岑象求在偏州随分与山水相伴,好景散漫却无人欣赏,体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冯山还提到了岑象求与历史上的名贤如元叟、柳侯相遇的经历,强调了名贤之所在,而非仅仅为了文墨之事。岑象求在五年间尽情游览,对梓州的名刹美景了如指掌,最后得到了冯山的新篇,仿佛是对岑象求的回应,共同在清秋时节吟诵。

冯山在诗中表达了对岑象求嗜好自然的敬佩,遗憾自己未能亲自前往追随岑象求的游历。他期待未来能与岑象求共享欢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爱闲之情,揭示了诗人心中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象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冯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二妹婿书来数问南京消息戏书答之

非是乐抛家业,只因苦被时艰。

烧却雕檐千尺,造成草阁三间。

暂去歌楼打诨,每来僧院偷闲。

依旧好风凉月,只多红袖青山。

(0)

白下春游曲七首·其六

双眉如黛发如云,背立踟蹰避使君。

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0)

赠沐太华兼忆升庵杨公

濯锦江边霞满天,博南山下草如烟。

相逢偷把刀环视,肠断孤臣谪九年。

(0)

春暮睡起

避俗年来聊避喧,移家犹未问桃源。

雨晴门巷皆山色,花落春衣半酒痕。

身在江湖谁是客,心空梦幻已忘言。

游丝柳絮偏无赖,遍逐东风去绕村。

(0)

简克承丈

临顿东头水竹居,路人尽识隐君庐。

墨香小研磨铜雀,芸草残编辟蠹鱼。

白首尚玄犹自苦,黄花对酒近何如。

青山尽有萧闲事,欲寄芭蕉不可书。

(0)

送曹能始进士北上

风流蕴藉更才华,年少成名乍起家。

银瓮青丝吴市酒,竹炉纱帽建溪茶。

车同潘令人人果,笔似江郎夜夜花。

去觅江东二三子,帝京明月醉琵琶。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