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渡汶水,柳自春风水自波。
为折长条赠离别,乱烟萧瑟剩无多。
去年三月渡汶水,柳自春风水自波。
为折长条赠离别,乱烟萧瑟剩无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去年三月渡过汶水时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去年三月渡汶水”,简洁明了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和地理空间。接着,“柳自春风水自波”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汶水边,柳树随风轻摆,水面波光粼粼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氛围。
“为折长条赠离别”则引出了诗人的行为动机,他为了赠予即将离别的友人一枝柳条,特意折取了柳枝。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最后,“乱烟萧瑟剩无多”一句,通过描写烟雾缭绕、景象萧瑟的场景,既是对当时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离别之痛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啸台高处登临废,秋烟尚笼堤柳。
带郭人稀,横舟岸阔,残客重来时候。芙蓉渡口。
又斜日窥帘,片云低岫。
百卉都腓,径可如见岁寒友。
湖山吾土信美,买邻金不惜,幽抱轻负。
鬓雪千茎,丝萦半缕,愁入汀芦塘藕。移暄妙手。
羡丘壑能专,宛然堂构。五凤修成,眼中空万有。
疏影窗梅,晚香盆菊,帘外翠红羞陨。甚短更催迅。
转画烛、暗滴铜槃珠润。
素笺怀袖里,三年字、罢读未忍。
停杯无语,有恨漫遣,西江吸尽。风引。
念种柳千条,旦夕鸦盘坏阵。
淡月悬霄,遥山带郭,黛娥藏晕。
还唱琼树旧曲,盼断春阴寸。
量腰围多少,惊见休文瘦损。
璧月帘虚,箭波帆远,平居画阁愁独。
胜友乍集,广席夜设,落九天珠玉。
东风十里金陵路,每隔江闻曲。
庭花梦里,清籁引、约略琵琶场屋。
暗触樽前百感,畹兰芳近,何处汀洲绿。
尽倦客归来,闲情分付,与涛松烟竹。
徵角重翻,河山无恙,脉脉凭高目。翳明烛。
期百五、好春看足。
远书到。
算此行、并无多别,尚凭归燕,与话人间离抱。
清霜渐入明镜,暮雨深锁,重门情悄悄。
芳华自惜,问沾襟、客泪又添多少。紫云杳。
柳店花香,前尘了了。梦里春城,万一蔷薇开早。
应见翠阴甚处,画蝶双飞,黄鹂音自好。
单栖惯否,最愁人、几点漏声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