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沙寒冻竹,海鱼上潮团一簇。
叶叶渔舟破浪来,撑叉使挺纷相逐。
横沉巨网截波中,一举常麟数百族。
小鱼战戢大鱼肥,半死半生血犹漉。
满担挑来到市廛,腥风吹遍夕阳天。
得钱沽酒时一醉,不脱蓑衣海上眠。
一灯渔火随潮泊,夜半白鱼飞上船。
北风吹沙寒冻竹,海鱼上潮团一簇。
叶叶渔舟破浪来,撑叉使挺纷相逐。
横沉巨网截波中,一举常麟数百族。
小鱼战戢大鱼肥,半死半生血犹漉。
满担挑来到市廛,腥风吹遍夕阳天。
得钱沽酒时一醉,不脱蓑衣海上眠。
一灯渔火随潮泊,夜半白鱼飞上船。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海边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首句“北风吹沙寒冻竹”,以北风、黄沙和寒冷的竹子,渲染出海边冬季的肃杀气氛。接下来,“海鱼上潮团一簇”写海鱼随着潮水涌动成群结队,预示着捕鱼的季节和渔民们的忙碌。
“叶叶渔舟破浪来,撑叉使挺纷相逐”生动地刻画了渔民驾船破浪而来的画面,他们用力撑船,互相追逐着鱼群。接着,“横沉巨网截波中,一举常麟数百族”描绘了撒网捕鱼的壮观景象,一网下去就能捕获众多鱼类。
“小鱼战戢大鱼肥,半死半生血犹漉”揭示了捕鱼的残酷,小鱼在挣扎,大鱼被捕后鲜血淋漓。然后,“满担挑来到市廛,腥风吹遍夕阳天”描述了满载而归的渔民,腥风四溢,夕阳映照着他们的疲惫身影。
最后两句“得钱沽酒时一醉,不脱蓑衣海上眠”展现了渔民们辛苦劳作后的短暂享受,即使在海上也能借酒消愁,夜晚则在渔火和潮汐中安然入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坚韧,以及对海洋自然的敬畏。
青青岩畔松,漠漠谷中兰。
孤贞抱幽寂,芳馨恒自怜。
移植公府中,土性非所便。
至人尚玄素,哲士保自然。
灵霞荡心虑,尘纷讵能缠。
守身戒枉尺,行义耻忘筌。
结庐西山麓,泛舟河水湍。
虽非金石固,神理谅可全。
生时有遗荣,没为闾里叹。
与君一别后,两见滁花开。
花开花落自春色,思君高卧梁王台。
梁王台深三尺雪,哀弦急管缘云切。
至今风流空耳闻,秖见台高上新月。
明月照君心,手弹绿绮琴。
夜静声激烈,谁为听君音。
罢琴对酒还复歌,春风万里吹黄河。
相思欲见知何地,雪台竹色今如何。
尝闻神仙俦,相娱分杯簪。
吾侪将无同,寻芳忻联骖。
缘兹抒吟豪,烟霞非穷耽。
楼台明空中,星辰疑可探。
幽墩滋苔青,山花迎风酣。
群峰遐观奇,流泉清而甘。
仓庚鸣春晖,金乌驱朝岚。
临风怀当年,沈沦基清谈。
皇明开新宫,佳晨崇朝参。
樗材叨郎曹,行藏期无惭。
殷勤摩穹碑,神功应周谙。
清游怜吾曹,新诗题山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