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卫鹤偶乘轩,虐暑从谁解倒悬。
顿觉御风凌绝境,似逢调瑟认华年。
回光已幸参东壁,裂地何须得酒泉。
自惜抑扬非瓦砾,倦途终愧失陶甄。
无功卫鹤偶乘轩,虐暑从谁解倒悬。
顿觉御风凌绝境,似逢调瑟认华年。
回光已幸参东壁,裂地何须得酒泉。
自惜抑扬非瓦砾,倦途终愧失陶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酷暑中寻求避暑之地,偶然拜访友人君俞,享受其华屋广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无功卫鹤偶乘轩,虐暑从谁解倒悬。”以“无功卫鹤”自比,暗示自己虽无大功于世,却也偶尔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逸,面对酷暑,无人能解其倒悬之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心情。
颔联“顿觉御风凌绝境,似逢调瑟认华年。”通过“御风”、“凌绝境”的形象,展现了诗人摆脱尘世束缚后的心境,仿佛在高远的境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调瑟认华年”则寓指在美好的时光中重拾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回光已幸参东壁,裂地何须得酒泉。”“回光”可能是指夕阳余晖,诗人庆幸能在这样的时刻享受到宁静与和谐。“参东壁”可能暗喻着对知识或智慧的追求,而“裂地何须得酒泉”则是对物质财富的淡泊,表达了诗人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追求。
尾联“自惜抑扬非瓦砾,倦途终愧失陶甄。”诗人自省,认为自己的价值并非如瓦砾般微不足道,即使在疲惫的旅途中,也不应失去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尊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对自我完善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烛花渐暗,似梦来非梦,今夕何夕。
帘幕生香人醉里,家住深深密密。
送客难为,独留无计,此意谁知得。
相看无语,可怜心绪如织。
缓辔踏月归来,空馀襟袖,有多情脂泽。
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底如今历历。
著意新词,于人好语,过后应难必。
今宵酒醒,断肠人正愁寂。
步凉飔绿野,□钟鼓、□园林。
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阴。
金鞭半横玉带,烨神人、风度五云深。
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寿蒲香晚尚堪斟。
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
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
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
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
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
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瑟瑟严风鼓蓬户,对话春围两亡趣。
使君送酒唤春来,坐使漫空翻柳絮。
雪榭悬知雪未消,一目千里皆琼瑶。
诗仙冷坐清入骨,便合九万抟扶摇。
回首故园归未得,天意留人亦奇绝。
我今幸得贤主人,公亦未易有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