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题牡丹亭传奇》
《高阳台.题牡丹亭传奇》全文
清 / 高旭   形式: 词

好事偏魔,相思成鬼,人间安用多情。

一首关雎,惹他万种啼痕。

牡丹亭畔休轻死,证痴儿、石上三生。数前尘。

檀板银筝,唱与谁听。

可怜作者无知己,把艳词当作,种性难明。

大好中原,何堪吹换膻腥。

华夷不辨天何意,诉奇愁、下笔魂惊。古来今。

卿亦伤心,侬亦伤心。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题牡丹亭传奇》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对《牡丹亭》这部戏曲进行了评析。词中表达了对剧中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好事偏魔,相思成鬼",诗人指出剧中人物的情感过于深沉,以至于超越了常理,如同被魔力所困,相思之情甚至化为鬼魅。"关雎"一曲,引发了角色们无尽的哀愁和泪水,暗示了爱情的悲剧色彩。

"牡丹亭畔休轻死,证痴儿、石上三生",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轻易为剧中的痴情付出生命,同时也暗示了故事中轮回转世的情节,增添了神秘感。

"檀板银筝,唱与谁听",表达了对剧中音乐艺术无人欣赏的遗憾,也暗指世事变迁,美好的事物可能无人理解或欣赏。

"可怜作者无知己",诗人感叹作者未能找到知音,艳丽的词句未能被人真正理解。"大好中原,何堪吹换膻腥",借牡丹亭的故事批评现实社会的沦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华夷不辨天何意,诉奇愁、下笔魂惊",诗人质疑天地不公,为何让这样的奇愁得以书写,令人震撼。最后,"古来今。卿亦伤心,侬亦伤心",诗人与读者一同共鸣,感叹古今皆然,剧中人与读者都因情感共鸣而心痛。

整首词以深情而犀利的语言,既赞扬了《牡丹亭》的艺术魅力,又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词人的文化敏感度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高旭
朝代:清

1877.3.5-1925.7.7,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中国近代诗人。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卷入曹锟贿选事件使他晚年声名不保,诗文由其弟高基编为《天梅遗集》。
猜你喜欢

寄友

白石沧波路渺漫,潇潇风露晚生寒。

双峰旧隐知无恙,一纸平安欲寄难。

(0)

郊行感兴

驿骑飞行野棹迟,忙閒应与事相宜。

平生此意中藏久,劳逸无凭只自思。

(0)

林溪六景·其四蓉溪秋水

溪头寒水没沧洲,溪上芙蓉一色秋。

远道西风人不见,采芳空倚木兰舟。

(0)

傅希兑翎毛四首·其一鸬鹚

习水巢登木,繁胎子吐生。

似非凡鸟类,可惜捕鱼名。

(0)

沈履德瓶中海棠

彭老有许恨,杜陵无句诗。

如何春后赏,却是折来枝。

(0)

芙蓉

萋迷碧沚烟,浅薄青蘋雨。

何事涉江人,褰衣悄然去。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