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轻罗绣折枝,坠襟馀幅更教垂。
相逢交甫明珠佩,惆怅东阳白袷衣。
几日离愁看渐缓,一春幽恨只空持。
谁家桃叶挑鸾绶,羡尔尊前处处宜。
八尺轻罗绣折枝,坠襟馀幅更教垂。
相逢交甫明珠佩,惆怅东阳白袷衣。
几日离愁看渐缓,一春幽恨只空持。
谁家桃叶挑鸾绶,羡尔尊前处处宜。
这首诗以“腰带”为题,描绘了女子与男子相逢时的场景,以及女子对这段情感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细腻入微的感受。
首句“八尺轻罗绣折枝”,以“八尺轻罗”象征女子的华美服饰,通过“绣折枝”的细节,暗示了女子的高雅与美丽。接着,“坠襟馀幅更教垂”,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衣着的精致与飘逸,通过“坠襟”和“余幅垂”的动作,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姿态。
“相逢交甫明珠佩,惆怅东阳白袷衣”,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交甫赠玉的故事,象征了美好而短暂的爱情;东阳的白袷衣,则暗示了男子的风度与深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两人相遇的美好瞬间,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几日离愁看渐缓,一春幽恨只空持”,表达了女子在分别后对这段感情的深深思念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愁似乎有所缓解,但内心深处的忧伤却难以消散,整个春天都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最后,“谁家桃叶挑鸾绶,羡尔尊前处处宜”,以桃叶的轻盈与鸾绶的华贵,表达了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羡慕那些能够在尊前享受快乐的人们。这句诗以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服饰、动作、典故等元素的巧妙运用,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细腻表达。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
传是前朝贵胄,旧阁园林。
池荒路古,客来过、几遍沉吟。
荼蘼雨、毵毵细落,饧箫响断春深。
却忆昔年游赏,有成行翠袖,满座朋簪。
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
枯松无伴,立斜阳、独自伤心。
好分付、邻家燕子,莫还枉费追寻。
碧梧芳信惊初到,秋声晚来无数。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萧萧振羽。
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
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
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