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永福寺二首·其一》
《游永福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陶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二十馀年不入山,重来疑是梦魂间。

薰炉已冷灯犹在,经卷才收磬自闲。

寂寂禅关人罕到,茫茫人世事多艰。

朅来细说无生话,稳坐蒲团不忍还。

(0)
翻译
二十年未曾踏入山中,这次重游仿佛在梦境之间。
香炉已冷却,灯火依然明亮,经书刚收起,磬声显得空闲悠长。
寂静的禅门少有人涉足,世间纷扰,人事艰难。
来时,我们详述着无生之理,安然坐在蒲团上,舍不得离去。
注释
二十馀年:二十年。
山:山中。
疑是:仿佛是。
梦魂:梦境。
薰炉:香炉。
冷:冷却。
灯犹在:灯火依然亮着。
经卷:佛经。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闲:悠闲。
寂寂:寂静。
禅关:禅门。
罕到:少有人来。
茫茫:广阔无垠。
事多艰:世事艰难。
朅来:来时。
无生话:关于无生的哲理。
蒲团:僧人打坐的垫子。
不忍还:舍不得离开。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陶梦桂的《游永福寺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久别重游寺庙的感慨与体验。首句“二十馀年不入山”,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涉足山林,此次归来仿佛置身梦境的惊奇和恍惚。次句“重来疑是梦魂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梦幻般的感觉。

中间两联通过细节描绘寺庙的静谧:“薰炉已冷灯犹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僧人的离去,但禅房内的灯火仍在,给人以历史的沉淀感;“经卷才收磬自闲”,写僧人们诵经完毕,磬声悠然,寺庙生活宁静而有序。

尾联“朅来细说无生话,稳坐蒲团不忍还”则是诗人与僧侣们深入探讨佛理,沉浸于空灵的无生之谈中,以至于坐在蒲团上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和禅修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陶梦桂
朝代:宋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
猜你喜欢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

书淫传癖穷欲死,譊譊何必频相仍。

日乾阴藓厚堪剥,藤把欹松牢似绳。

捣药香侵白袷袖,穿云润破乌纱棱。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0)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其一

秖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0)

句·其六

园林亦要闻閒置。

(0)

续古诗十首·其一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遰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

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

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0)

陕府王大夫相迎偶赠

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

伴我绿槐阴下歇,向君红旆影前行。

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

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0)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其一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