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乏理人术,辞邑愿遗荣。
仰荷王明眷,移署厕儒英。
崇文辟东序,延胄昉西京。
礼乐千载会,冠盖四门并。
鸿都掌故在,凤阙睹新成。
惟有青缃业,庶可绍家声。
少乏理人术,辞邑愿遗荣。
仰荷王明眷,移署厕儒英。
崇文辟东序,延胄昉西京。
礼乐千载会,冠盖四门并。
鸿都掌故在,凤阙睹新成。
惟有青缃业,庶可绍家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送儿北征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儿子北征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儿子学业和未来的期许。
首句“少乏理人术,辞邑愿遗荣”,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在治理地方上的不足,以及对放弃官职、远离荣誉的渴望,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仰荷王明眷,移署厕儒英”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被调任到儒学精英聚集之地的喜悦,暗示了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
“崇文辟东序,延胄昉西京”描绘了新建的文学院在东方的开辟,以及西京的兴起,象征着文化教育的繁荣。接下来的“礼乐千载会,冠盖四门并”则赞美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盛况,各种礼仪音乐汇聚一堂,学者云集,共同推动文化的进步。
“鸿都掌故在,凤阙睹新成”两句,通过“鸿都”(古代的文学中心)和“凤阙”(皇宫的别称),进一步强调了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新建筑成就的赞叹。
最后,“惟有青缃业,庶可绍家声”点明了诗人的期望,希望儿子能继承家族的书香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儿子的深情厚望,也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富贵得意如登天,自计一跌理不全。
昼食忘味夜费眠,渠过一日如一年。
春蚕得衣耕得食,农功初成各休息。
卖酒垆边纷鼓笛,我过一年如一日。
二者求兼势安可,与我周旋宁作我。
春城桃李岂不妍,雪涧未妨松磊砢。
人生祸福难遽论,庙牺乌得为孤豚。
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下蔡门。
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
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
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齧。
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
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
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
自从汉道衰,蜂起尽奸杰。
英雄不相下,祸难久连结。
驱民市无烟,战野江流血。
万人赌一掷,杀尽如沃雪。
不为久远计,草草常无法。
孔明最后起,意欲扫群孽。
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
志大遂成迂,岁月去如瞥。
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
惟馀八阵图,千古壮夔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