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顶寺蹙云轩》
《云顶寺蹙云轩》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

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

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濛。

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顶寺内蹙云轩的壮丽景色,诗人吕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巅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开篇即点明了云顶寺的位置,它坐落在山巅之上,周围环绕着苍翠的山峰,与白云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枕”字形象地描绘出寺庙依山而建的情景,“拥”字则赋予了山峰以生命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进一步展示了蹙云轩的高耸与视野的开阔。站在轩中,可以远眺千寻之外的山峦,两蜀之地的风烟尽收眼底,这种宏大的视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

颈联“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濛”,描绘了不同时间下的景色变化。清晨的天空格外宽广,傍晚时分,阴云初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意,诗人通过晨与夕的对比,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自然景象。

尾联“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回忆起过去曾经在山石上静坐的经历,那时的视野或许不如现在轩中开阔,但那份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并未减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云顶寺蹙云轩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自咏·其二

浮生一梦疾南柯,白发人间所阅多。

土木形骸齐物我,萍蓬踪迹惯风波。

可怜造化小儿耳,其奈痴顽老子何。

毁誉是非何足较,百年颜蹠共山阿。

(0)

至日书怀

自笑痴儿得许忙,闭门便觉日舒长。

作诗拟学江西派,起疾多求海上方。

老去光阴空叹息,病逢时节转凄凉。

可怜只影无聊赖,儿女三人各一方。

(0)

上巳

芜城逢上巳,散步答年光。

北郭垂杨媚,西郊碧草芳。

人皆趋靡丽,我独恋春阳。

更爱双飞燕,翩翩语画梁。

(0)

益公得牡丹状如双鱼者以花嫔目之且赋诗俾予属和

妆镜台前酒一卮,风流从古说杨妃。

谁令山鬼欺红粉,却与花王司御衣。

比儗莫嫌鱼共贯,轻狂犹胜燕争飞。

老生无分陪清赏,空想邹枚他夜归。

(0)

次韵刘寺簿与客酌酃泉

庭无聚讼喧,门有佳客至。

登高一以眺,天末雁横字。

公心本无著,佳处偶会意。

意会旋已忘,陶然不妨醉。

(0)

潘提刑生日四首用以介眉寿为韵·其二

华堂敞千楹,居者嫌陋隘。

安知圜扉中,虮虱生杻械。

先生虑囚时,矜测逮鲜介。

此心即天心,不为门闾大。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