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一》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元祐开皇极,功归用老成。

惟深万物表,不令四时行。

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堂堂宁复有,埋玉恸佳城。

(0)
翻译
元祐年间开创了盛世,功劳归于那些富有经验的老臣。
他的德行深远如万物之表,不让四季更替显现出来。
太阳三度偏西,象征他的统治长久,如同天柱稳稳地支撑着天地。
如此宏大的基业,如今哪里还能寻觅,只能在佳人长眠的陵墓中痛惜。
注释
元祐:宋哲宗年号。
老成:指有威望和经验的老人。
惟深:极其深远。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日者:太阳。
天乎:天意。
两楹:比喻天地或国家的支柱。
堂堂:宏大。
埋玉:指葬礼,玉指贵重物品,代指逝者。
佳城:美好的陵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纪念司马光(字文正)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司马光辅佐朝政、德高望重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

"元祐开皇极",元祐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这里暗指司马光在元祐年间对国家的贡献如同开创了一个新的盛世。“功归用老成”,赞美司马光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朝廷做出了巨大贡献。

"惟深万物表",形容司马光的德行深远,如同万物的根本,表现在他的言行和决策之中。“不令四时行”进一步强调他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四季更替都不能掩盖他的光辉。

"日者倾三接",可能是指司马光的影响力广泛,连日月星辰也为之倾倒。“天乎奠两楹”则象征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如同天地间的支柱。

最后两句“堂堂宁复有,埋玉恸佳城”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司马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突然离世的悲痛之情,用“埋玉”(古代葬礼上用玉器陪葬)和“佳城”(美好的墓地)来寄托哀思,感叹再无如此威严而令人敬仰的人物了。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先贤的挽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九日赐宴琼林苑作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

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0)

蝶恋花.六花冬词·其五迎春

雪霁花梢春欲到。饯腊迎春,一夜花开早。

青帝回舆云缥缈。鲜鲜金雀来飞绕。

绣阁纱窗人窈窕。翠缕红丝,斗剪幡儿小。

戴在花枝争笑道。愿人常共春难老。

(0)

京城元夕

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

玉皇不赐传柑宴,散与千门万户春。

(0)

水调歌头.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

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

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

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

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0)

秋热·其一

蕴隆日日等西风,等得西风更蕴隆。

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

(0)

惜砚中花

花担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

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