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殿中大玉海,声价高于古鼎鼐。
于阗职贡供雕镌,水族百怪穷神奸。
诈马宴余陈几席,障以阑杆耀金碧。
君臣饮酒歌乐岂,取醉正须三十石。
劫灰飞后归琳宫,伴侣瓦缶腌青松。
有如周宣猎碣?辛鼓,民间作皿供杵舂。
文明之世荣光发,宝鼎仍从泗滨出。
移置承光位帖妥,牟敦丹彝共罗列。
金源古桧蟠青虬,荫此至元温润质。
从来精气难埋藏,尘埃拂拭增辉光。
圣朝不贵难得物,宝器自合登明堂。呜呼!
宝器自合登明堂,岂独轩辕玛瑙之瓮盛天浆。
广寒殿中大玉海,声价高于古鼎鼐。
于阗职贡供雕镌,水族百怪穷神奸。
诈马宴余陈几席,障以阑杆耀金碧。
君臣饮酒歌乐岂,取醉正须三十石。
劫灰飞后归琳宫,伴侣瓦缶腌青松。
有如周宣猎碣?辛鼓,民间作皿供杵舂。
文明之世荣光发,宝鼎仍从泗滨出。
移置承光位帖妥,牟敦丹彝共罗列。
金源古桧蟠青虬,荫此至元温润质。
从来精气难埋藏,尘埃拂拭增辉光。
圣朝不贵难得物,宝器自合登明堂。呜呼!
宝器自合登明堂,岂独轩辕玛瑙之瓮盛天浆。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珍贵的玉瓮,名为"广寒殿中大玉海",其声价之高超过古代的祭器鼎鼐。它出自于阗的贡品,工艺精湛,雕刻着奇特的水族图案,仿佛凝聚了神鬼之力。诗人提及"诈马宴"的场景,玉瓮被装饰得光彩夺目,用于君臣欢宴之中,能容纳三十石酒,显示出其容量之大。
在历史变迁中,玉瓮曾经历劫火,最终回归内殿,与简陋的瓦缶相伴,象征着即使在朴素的时代,它依然受到珍视。诗人将玉瓮比作周宣王狩猎时的碣石鼓,虽非日常用品,却也能为民间生活增添价值,如杵臼之用。
诗中提到,在文明昌盛的时代,玉瓮再次显现出荣耀,与泗滨出的宝鼎一同陈列在重要的位置。玉瓮的材质温润如古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强调,真正的宝器不应被尘封,而应展现其光芒,这不仅是对玉瓮的赞美,也是对盛世文化的肯定。
最后,诗人感慨,这样的宝器本就应置于明堂,不仅仅是用来盛放天浆的容器,更是象征着国家的荣耀和文明的积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玉瓮的尊崇和对盛世文化的自豪。
绿涨春波到白蘋,高怀宁便忆鲈莼。
缘谁一笑理归棹,为我千岩访古人。
已狎风波浮宦海,可能霄汉隔通津。
割鸡却叹非吾事,况是劳观亦损神。
青青拱把木,人见毫芒时。
只恐不早种,既种何用疑。
枝条日已茂,雨露日已滋。
摇本固不可,爪肤复奚为。
惊飙屡欲折,积雪久自支。
昔日靖郭君,四十馀男儿。
中有不举子,其事乃甚奇。
驰声自薛起,有谁敢齐窥。
君今已骑鹤,莫问腰缠资。
主人今晋公,相量千顷陂。
溲勃且并用,参苓恐无遗。
相如谕蜀檄,昌黎从军诗。
倘可露一斑,岂无诸公知。
君来甫两月,云雾才一披。
非敢事偃蹇,禽鹿不可羁。
勿诧我泉石,恐为君瑕疵。
吾且自笑我,人知我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