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尽流萤无兴扑,扇儿闲却秋风。
远山夜半又闻钟。解衣斜对影,欲寝恨床空。
凄断银缸浑欲灭,数声窗外孤鸿。
夜凉如水出帘栊。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飞尽流萤无兴扑,扇儿闲却秋风。
远山夜半又闻钟。解衣斜对影,欲寝恨床空。
凄断银缸浑欲灭,数声窗外孤鸿。
夜凉如水出帘栊。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之感。首句“飞尽流萤无兴扑”,生动地展现了夏夜萤火虫消失后的寂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寥。接着“扇儿闲却秋风”一句,通过扇子闲置在秋风中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凉意和时间的流逝感。
“远山夜半又闻钟”则将视线拉远,借远处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远方的思念。接下来的“解衣斜对影,欲寝恨床空”两句,直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面对空床的无奈与失落,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
“凄断银缸浑欲灭,数声窗外孤鸿”中,“银缸”指的是油灯,其“浑欲灭”的状态象征着希望的微弱与即将消逝,而窗外传来的“孤鸿”之声,则是远方的呼唤,增加了诗作的哀愁与思乡之情。最后,“夜凉如水出帘栊。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以夜色的清凉、淡淡的云彩、稀疏的雨点以及梧桐叶上的雨滴,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完美地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夜晚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综上所述,《临江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了夜晚的静谧与人物内心的孤独,展现了清末女性诗人蔡婉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
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
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
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
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
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
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
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
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
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新人本非新,故人应是故。
只道相怜亲上亲,那识相思苦中苦。
忆故如望月,望圆复愁缺。
怜新若转弦,一转一缠绵。
缠绵复绻缱,见妹如姊面。
年年春风时,那作双飞燕。
姊应山上采蘼芜,妹莫尊前唱鹧鸪。
昨日书来无别话,为侬珍重大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