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不大高,淝水不大深。
顾瞻公祠下,高深在我心。
古语重寒铁,今人铁亦消。
所差在中热,冷面何足骄。
蜀山不大高,淝水不大深。
顾瞻公祠下,高深在我心。
古语重寒铁,今人铁亦消。
所差在中热,冷面何足骄。
此诗《谒包孝肃先生祠有感》由清代诗人江皋所作,通过对比“蜀山”与“淝水”的大小,以象征手法隐喻人生哲理。首句“蜀山不大高,淝水不大深”,以自然景观的平凡来暗示人生的平凡,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接着,“顾瞻公祠下,高深在我心”,转而表达对包孝肃先生(即北宋名臣包拯)的敬仰之情,认为真正的高尚与深远并非外在的物质或地位所能衡量,而是内心的价值与精神的高度。
“古语重寒铁,今人铁亦消”,借用古代关于寒铁的典故,暗指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如同寒铁般坚不可摧,而今人虽处繁华时代,但道德之铁同样容易消逝,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最后,“所差在中热,冷面何足骄”,指出真正的区别在于内心的热度,即道德热情与正义之心,外表的冷漠不足以彰显一个人的骄傲或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探讨了道德与价值的本质,以及在复杂社会中的坚守与反省,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举扇西风,又十载、重游秋浦。
对旧日、江山错愕,鬓丝如许。
世事兴亡空感慨,男儿事业谁堪数。
被老天、开眼看人忙,成今古。江上路,喧鼙鼓。
山中地,纷豺虎。谩乾坤许大,著身何处。
名利等成狂梦寐,文章亦是閒言语。
赖双投、酒熟蟹螯肥,忘羁旅。
江南寒意薄,未腊见梅芳。
为有轻盈态,都无浅俗香。
倚风斜夕脸,呵雪噤晨妆。
刀尺凭鲛杼,比邻托粉墙。
高枝笼远驿,侧影照回塘。
旷望黄昏月,嫶妍半夜霜。
一身来上国,三载别炎方。
不见南枝早,方惊北道长。
当时犹引领,此际故回肠。
泪尽羌人笛,魂销越使乡。
危楼难极目,恨酒怯盈觞。
未到卢家第,终虚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