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满送第三香,交割秋光与后行。
细雨斜风篱下菊,安排青蕊做重阳。
木犀满送第三香,交割秋光与后行。
细雨斜风篱下菊,安排青蕊做重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奖菊(其一)》。诗中,诗人以“木犀满送第三香”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木犀(即桂花)盛开的情景,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交割秋光与后行”表达了秋天景色的流转,仿佛将秋意交付给即将凋零的菊花,赋予后者以特殊的使命。
“细雨斜风篱下菊”描绘了一幅秋日小景,细雨轻拂,菊花在篱笆下傲然绽放,即使面对风雨也不改其色。最后,“安排青蕊做重阳”点出菊花的重要角色,因为重阳节正是赏菊的好时节,诗人预祝菊花能在重阳佳节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和节日习俗的感慨。
媚容素态,比群花、赢了风流颜色。
昵枕低帏销受得,□□轻怜深惜。
怎望如今,瓶沈簪折,蓦地成疏隔。
□□夕雨,甚时重见踪迹。
门外暂泊兰舟,一行霜树,□一重山碧。
泪眼相看争忍望,天际孤村寒驿。
汴水无情,催人东去,去也添愁寂。
鳞鸿方便,为人传个消息。
平生尚幽僻,尘务百不省。
屡从松竹游,身闲爱官冷。
何知事大缪,穷日厌鞭打。
抽身对佳客,屣倒冠不整。
吏徒环顾人,为我忍俄顷。
匆匆上马揖,语略意已领。
新诗满怀袖,璀璨吐光景。
归来坐明月,万象入清境。
风林起惊鹊,闲窗散花影。
吟哦不成寐,尽此良夜永。
君不见天上之老人,夜夜增芒烂如银。
又不见柱下之老子,年年换骨轻如纸。
辟谷餐霞得长生,老子前生老人星。
我疑公亦星之精,精神虽是肉枯槁。
老子区区似徒老,公生富贵老更好。
初随鹓鹭班中都,一麾一节今南驱。
为溟渤中有蓬壶,雅怀信在蓬壶岛。
非要琼芝与瑶草,公元自有长生道。
藤床纸帐二十年,上至泥丸下丹田。
孰非可为地行仙,十月十日祥云冻。
贺客休投龟鹤颂,倚吟自伴寒禽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