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
《述怀》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故乡迢递几时还,目断长江杳渺间。

一雁飞边天万里,白云多处是青山。

(0)
注释
故乡:家乡。
迢递:遥远。
几时还:何时能回。
目断:目光尽头。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杳渺:渺茫,看不见踪影。
一雁:一只大雁。
飞边天:飞越天空。
万里:非常远的距离。
白云多处:白云缭绕的地方。
是:就是。
青山:青翠的山峦。
翻译
故乡遥远何时才能返回,目光所及只有长江在远方渺茫之间。
一只孤雁飞越万里长空,白云深处映照着连绵的青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遥望远方的情景。"故乡迢递几时还",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归乡之路漫长而遥远,不知何时才能重归故里,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目断长江杳渺间",通过长江的辽阔和远去的方向,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暗示着诗人与故乡的距离不仅在地理上,更在时间与人生的漫漫旅程中。

"一雁飞边天万里",诗人以孤雁的形象象征自己,意指即使单飞万里,也难以割舍对故乡的牵挂。这一画面既显孤独,又寓含坚韧,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白云多处是青山",则以自然景色收尾,将视线从远方的雁影转向近处的白云和青山,寄寓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整体来看,黄庚的《述怀》以简洁的笔触,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自身的孤独旅程,抒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故土的深深依恋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正一冲和宫杨弘道以虞学士诗求和·其一

玄都桃是旧时花,曾驻春游送客车。

翰墨尚看延阁老,松萝长护羽人家。

丹砂鍊得仙翁术,白绢封来谏议茶。

文采风流徒想见,九霄无佩乞飞霞。

(0)

送范准堂住天台法轮寺

白首南屏坐不回,偶提佛法住天台。

幽禅有味风生磬,瘦影无尘月满台。

罗汉山中飞锡过,鲛人海上献珠来。

不知万壑烟霞底,何处寻师拨芋煨。

(0)

上京秋日三首·其一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

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

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0)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其二

解夏回天竺,寻真问石桥。

邻房留偈遍,归路载经遥。

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

题诗寄相忆,何处觅山寮。

(0)

辑山村先生诗卷·其一

昔在垂髫日,今吟薄暮年。

床孤郗氏选,诗得谢公传。

故国空戎马,荒山冷墓田。

祗令后死者,忍泪读遗篇。

(0)

古促促辞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

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

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

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