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院宇萧萧锁暮烟”以萧瑟的院落和傍晚的轻烟,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昔人曾见此升仙”暗示了此处可能与神话传说或道教修炼有关,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进一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过去,推测那流淌的溪水或许曾是仙人炼药之处,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描述了山川似乎依旧,但人事已非,岁月在林间修行者的身影中悄然流逝。
最后一句“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诗人表达自己在此地寄宿时,深感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并非虚言,从而引发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乡民智慧的认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董奉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传说与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