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奉山》
《董奉山》全文
宋 / 陈师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ǒngfèngshān
sòng / chénshīhán

yuànxiāoxiāosuǒyānréncéngjiànshēngxiān

jìngkànjīnliúshuǐyìngshìdāngniánliànyàoquán

zuòshàngshānchuāngǎijiùlínzhōngsēngxíngjìnchángnián

lái宿yìng怀huáishǐxìnxiāngmínwàngchuán

翻译
庭院寂静笼罩着傍晚的烟雾,古人曾在这里目睹仙人升天。
静静看着如今的流水,应该就是当年炼丹的药泉。
眼前的山水似乎已非往昔,林中的僧侣们岁月漫长。
我来这里借宿,心中满是对古事的怀念,这才相信乡民们的传说并非虚言。
注释
院宇:庭院。
萧萧:形容寂静或冷清。
锁:笼罩。
暮烟:傍晚的烟雾。
昔人:古人。
升仙:成仙或飞升。
流渠水:流水。
炼药泉:古代炼丹用的泉水。
座上:眼前。
山川:山水。
疑改旧:似乎改变。
僧行:僧侣。
尽长年:度过漫长的岁月。
怀古:怀念古事。
乡民:乡村居民。
妄传:无根据的传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院宇萧萧锁暮烟”以萧瑟的院落和傍晚的轻烟,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昔人曾见此升仙”暗示了此处可能与神话传说或道教修炼有关,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进一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过去,推测那流淌的溪水或许曾是仙人炼药之处,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描述了山川似乎依旧,但人事已非,岁月在林间修行者的身影中悄然流逝。

最后一句“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诗人表达自己在此地寄宿时,深感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并非虚言,从而引发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乡民智慧的认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董奉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传说与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陈师韩
朝代:宋

陈师韩,仁宗皇祐(清同治《长乐县志 》卷一○谓熙宁)间为长乐丞(明弘治《长乐县志》卷三)。
猜你喜欢

郭太尉挽诗

閒适珍台腆旧仪,趣归方俟诏封泥。

人生七十古犹少,执政二三今与齐。

忽见墓门陈石马,空怀宾阁奉金犀。

不须知识方流涕,处处俱成桃李蹊。

(0)

中大族伯挽诗二首·其二

久矣宫盘谷,幡然筑大逵。

方瞻乌亦好,已问鵩何之。

无复竹林会,忍闻蒿里期。

行行溯西日,有泪若连丝。

(0)

山居二十咏·其十榴花城

榴艳对枯筇,西来解后同。

折花羞鬓白,未插已颜红。

(0)

山居二十咏·其九情话斋

意到非饶舌,情亲易解颐。

或时铛脚坐,不效剑头炊。

(0)

野处送金灯花

银灯未茁有金灯,翠叶森森比剑棱。

待得花光无断续,却须拈出问邻僧。

(0)

戏孙陈二弟·其四

林居草创名花少,柳径苔生过客猜。

不管空言无实惠,只嫌巧取近嗟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