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光寺忆竹坡示畏庐石遗》
《灵光寺忆竹坡示畏庐石遗》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岩扃犹剩题名墨,池水应怜皱面人。

约略老坡眠石处,却从榛莽告晁秦。

(0)
鉴赏

这首诗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名为《灵光寺忆竹坡示畏庐石遗》。诗中以灵光寺为背景,回忆了竹坡先生的遗迹,表达了对竹坡先生的怀念之情。

首句“岩扃犹剩题名墨”,描绘了灵光寺内岩石上的题名依然清晰可见,暗示着竹坡先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其名字和事迹至今仍被铭记。次句“池水应怜皱面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池水赋予情感,表达池水似乎也对那些留有皱纹的访客(可能指竹坡先生)充满怜悯或敬意,进一步渲染了对竹坡先生的怀念氛围。

接着,“约略老坡眠石处”一句,点明了竹坡先生曾在此地休息或沉思,通过“老坡”这一称呼,既体现了对竹坡先生年岁已高的尊重,也暗含了对其智慧与成就的肯定。最后,“却从榛莽告晁秦”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竹坡先生虽已离世,但其思想与精神仍然影响着后人,如同榛莽中的指引,启示着后来者,尤其是晁秦两位人物,或许代表了特定的后继者或追随者,他们从竹坡先生留下的痕迹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竹坡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竹坡先生思想与精神的深远影响。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广陵道

斗鸡台边花照尘,炀帝陵下水含春。

青云回翅北归雁,白首哭途何处人。

(0)

平戎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

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0)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平

天命降鉴,帝德惟馨。享祀不忒,礼容孔明。

奠璧布币,荐纯献精。神祐以荅,敷锡永宁。

(0)

不赴拾遗召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

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0)

立春日呈宫傅侍郎

朝旦微风吹晓霞,散为和气满家家。

不知容貌潜消落,且喜春光动物华。

出问池冰犹塞岸,归寻园柳未生芽。

摩娑酒瓮重封闭,待入新年共赏花。

(0)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安康地理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

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

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

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