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这首明代诗人曾棨的《敦煌曲》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悲壮画面。诗中吐蕃健儿英勇无畏,驱马入黄沙,战场之上白骨累累,显得凄凉萧索。敦煌壮士怀抱武器哭泣,胡笳声声催人心碎,烽火阻隔,连飞鸟都不敢靠近,长达十一年的包围战让人感叹。
诗中表达了对长安朝廷的无奈,援军迟迟未至,只能求助于回纥,但回纥军队也未能解围。恶劣的天气加剧了困境,北风卷起雪花,战士们即使在夜晚也不忘披甲守卫。城中的居民以丝绸换粮食,宁愿决战沙场也不愿屈服,显示出坚韧的民族气节。
当胡虏攻破城池,笛声哀怨,昔日的风俗习惯已随战乱改变,但唐装衣物仍被珍藏,寄托着人们对中原的深深怀念。每年寒食时节,人们都会遥望故乡,身穿唐装,痛哭流涕。老者虽幸存,但仍期盼官军早日传来胜利的消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坚韧,以及对和平与故土的深深眷恋。
江东先生远扣门,口诵暹国回使歌。
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
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
暹人云是赤眉种,自昔奔窜来海阿。
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
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
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
彤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
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
遥授将军领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
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
金鸡啁哳火龙出,三山宫阙高嵯峨。
番阳驿吏亲为说,今年回使重经过。
先生作歌既有以,却念黎獠频惊叱。
田横乘传嗟已矣,徐市求仙胡尔詑。
岂如暹国效忠义,勋名万世同不磨。
《暹国回使歌》【元·王东】江东先生远扣门,口诵暹国回使歌。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暹人云是赤眉种,自昔奔窜来海阿。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彤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遥授将军领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金鸡啁哳火龙出,三山宫阙高嵯峨。番阳驿吏亲为说,今年回使重经过。先生作歌既有以,却念黎獠频惊叱。田横乘传嗟已矣,徐市求仙胡尔詑。岂如暹国效忠义,勋名万世同不磨。
https://shici.929r.com/shici/49InKDqdMf.html
晨登翠微,天气穆清。白云覆谷,飞露垂缨。
孤猿远响,众鸟嘤鸣。牵萝涉涧,穿石度陉。
半岩华气,万壑松声。神宫漠漠,灵户荧荧。
投阴迹影,叩寂求应。素发老人,笑而相迎。
弗问弗承,悟彼长生。玄玉流液,瑶草结英。
浩浩奔泉,出与川平。宛彼下人,望我岩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