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城构倚长天,寂寂虚堂像六贤。
行善槩皆传故里,功名何异写凌烟。
子孙继业何知在,桑梓牵情我自怜。
无限云山遮远目,登临时遣兴悠然。
榆关城构倚长天,寂寂虚堂像六贤。
行善槩皆传故里,功名何异写凌烟。
子孙继业何知在,桑梓牵情我自怜。
无限云山遮远目,登临时遣兴悠然。
这首诗《登六贤堂》由金代诗人杨云翼所作,通过对“榆关城构倚长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首句“榆关城构倚长天”以壮阔的景象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远的历史时空,榆关城与长天相连,营造出一种宏伟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寂寂虚堂像六贤”则转入对“六贤”的追忆,虚堂之中仿佛能感受到这六位贤者的身影,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行善槅皆传故里,功名何异写凌烟”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六贤德行和功绩的赞美。行善之事虽小,却能流传于世,如同功名一样,被后人铭记。这里将行善与功名并提,强调了道德品质与功业同等重要,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的深刻认识。
“子孙继业何知在,桑梓牵情我自怜”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他思考着这些贤者的后代是否还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同时感叹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两句充满了对历史传承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无限云山遮远目,登临时遣兴悠然”以自然景色收尾,云山遮蔽了远方的视线,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却感到一种悠然自得。这种情感上的解脱与自然界的广阔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通过自然的观照,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不仅赞颂了历史上的六贤,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历史、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忆昨与君听鹿鸣,双骑骏马朝神京。
少年快意轻世事,谓言唾手成功名。
功名牢落如捕影,踪迹聚散同浮萍。
束书三上获一第,滥竽旅进充明庭。
瞽言谬发昏醉梦,幸逢宽政逭天刑。
归卧荒山饶岁月,十又七番春草青。
嗟君蹉跎更晚遇,四十释褐尹江城。
清操所难君子守,去思重见古人情。
抡才共儗登台省,列爵还应待俊英。
丈夫出身事明主,拔擢任使生光荣。
夙夜靖共须黾勉,冥顽惭愧负生成。
阴晴南国仲春后,水陆中州万里程。
送子长安何处是,五云宫阙日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