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砺二首·其二》
《十五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王畿三辅地,谁信捲风沙。

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

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

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

(0)
鉴赏

这首诗《十五砺二首(其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描绘王畿三辅地区的景象与社会现象,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刻忧虑。

首句“王畿三辅地,谁信捲风沙”开篇即以辽阔的地域背景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动荡与变迁的世界之中。“捲风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喻了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预示着接下来描述的社会现象将充满挑战与危机。

接着,“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两句,通过南北贸易与人口流动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与人口迁移的复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跨越地理界限,寻求新的生活空间和资源,这既体现了社会的流动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状的描绘。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混乱的社会环境比作“乱招城”,暗示了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而“聚虎”和“毒蛇”则象征着社会中的暴力与邪恶力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黑暗面的深切忧虑。

最后,“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两句,直指社会的根本问题——战争与冲突。通过提问的方式,作者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战争无休止循环的无奈与质疑。这句话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历史中普遍存在的暴力与冲突的深刻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畿三辅地区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公正的渴望。它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也触及了人类共同面对的永恒主题——和平与正义。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青玉案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0)

忆庐山旧居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黏松粉,自落乾薪带藓花。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0)

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0)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0)

苏轼祠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是我公游戏文章。

(0)

集字联

日有所思,经史如诏;久于其道,金石为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