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祐。
生人殖物,既庶且富。尔在于时,尔茅于昼。
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
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祐。
生人殖物,既庶且富。尔在于时,尔茅于昼。
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和人间的和谐共处。诗中的“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祐”表达了天地宽广、君恩深厚的观念,暗示着上天与君主对万物的普遍赐福。接着,“生人殖物,既庶且富”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繁衍和人类社会的丰饶安康。
诗中“尔在于时,尔茅于昼”的“尔”字使用得十分有趣,它将时间与日照联系起来,彰显出一种顺应自然、随季节变化而生活的人类态度。接下来的“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则具体描绘了当秋冬之际,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场景。女性们勤劳地工作着,为的是在贫困和寒冷到来之前,能够制作出保暖的衣物。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顺应与社会生活和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生活所展现出的关怀。在这里,李子卿通过描绘季节更替中的生存画面,以及人们在寒冷来临前夕忙碌准备的场景,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和生存本能的尊重与肯定。
主人敬爱客,言宴日绸缪。
尊酒喜重持,为乐不可渝。
中厨奏圆方,永夜飞觥筹。
长筵列应徐,意气横千秋。
起予唱高文,薄力非所勠。
嗟我报木桃,敢谓君子仇。
竟此一日欢,逭彼千岁忧。
诗人重明哲,美哉巢与由。
我躬既不阅,细故何足疑。
徘徊步中林,羡彼鹰脱韝。
滔滔东逝水,河清俟何时。
散发南山南,卒岁同优游。
来日幸不少,愿为影追躯。
努力共加飧,咄彼簸与蹂。
吾生亦有涯,探已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