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全归两鬓霜,新愁尽属少年场。
如今乞得忘忧草,已自无忧可得忘。
万事全归两鬓霜,新愁尽属少年场。
如今乞得忘忧草,已自无忧可得忘。
这首诗《种萱》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万事全归两鬓霜,新愁尽属少年场。”这两句开篇,诗人以岁月流转、白发生头的形象,描绘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接着,“如今乞得忘忧草,已自无忧可得忘。”则表达了在经历了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之后,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整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忘忧草”的隐喻,既展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寄托了对心灵解脱的向往。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故人为使富天才,相与抽毫赋早梅。
气艳未劳横玉笛,风光先合倒金罍。
陇头欲寄交情远,林下初逢病眼开。
必若和羹有遗味,花王应亦命公台。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禦。
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龙伏熊虎踞。
挑抉靡遗馀,陶穴付一炬。
积火变深黳,牙角犹愤怒。
老翁拥破毡,正昼出无屦。
百钱不满篮,一坐幸至莫。
御炉岁增贡,圆直中常度。
闾阎不敢售,根节姑付汝。
升平百年后,地力已难富。
知夸不知啬,俯首欲谁诉。
百物今尽然,岂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